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3日发布《中国的反恐怖主义法律制度体系与实践》白皮书。白皮书指出,多年来,通过建立健全法律制度、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全面落实公正司法、切实加强人权保障等法治实践,中国逐步探索出符合本国实际的反恐怖主义法治道路,有力维护了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全球和地区安全稳定作出贡献。2014年以来,中国持续严厉打击暴恐活动,依法惩处了一批预谋实施恐怖活动的犯罪人员,把绝大多数恐怖活动摧毁在预谋阶段、行动之前,有力维护了国家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人民群众安全感显著提升。
白皮书除前言、结束语外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反恐怖主义法律制度体系日臻完善,恐怖活动认定清晰、处罚规范,在反恐怖主义工作中规范权力运行,在反恐怖主义工作中依法保障人权,有力维护人民安全和国家安全。
白皮书介绍,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加快了国内反恐怖主义法律制度体系建设进程。历经40余年探索与实践,中国以宪法为根本,逐步形成以反恐怖主义法为主体,刑事法律为骨干,国家安全法等为保障,其他法律为补充,涵盖行政法规、司法解释、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等的反恐怖主义法律制度体系。
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12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对中国反恐怖主义工作的基本原则和立场、恐怖活动组织和人员的认定、安全防范、国际合作、法律责任等作出全面规定,为防范和惩治恐怖活动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据公安部反恐怖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安机关坚持依法反恐,以落实反恐怖主义法为重点,推动出台反恐怖主义法司法解释,多地颁布施行反恐怖主义法实施办法,大力推进相关配套法律制度建设,着力提升反恐怖工作法治化水平。
白皮书介绍,中国法律明确规定了对恐怖活动的认定和处罚标准,视恐怖活动的危害程度,区分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犯罪行为,规定不同的法律责任。在明确恐怖活动违法行为认定标准方面,对于反恐怖主义法规定的情节轻微、尚不构成犯罪的恐怖活动,由公安机关依法予以行政处罚。在恐怖活动违法行为处罚方面,执法机关严格遵守法律规定,坚持过罚相当、一事不再罚等原则,落实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细化量化行政执法行为的裁量范围、种类、幅度等并对外公布。2018年以来,安徽、浙江、北京、黑龙江等地公安机关相继制定并实施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对反恐怖主义行政执法行为进行了规范。
白皮书介绍,中国法律对恐怖活动区分行政违法和刑事犯罪,并规定了不同办理程序。通过依法规范恐怖活动案件办理程序,落实办案责任,强化外部监督,实现了权力规范有序运行。恐怖活动违法案件由公安机关依法调查处理;恐怖活动犯罪案件由公安机关侦查、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人民法院审判。执法司法办案机关积极推进办案责任制改革,其中,公安机关建立健全案件审核把关机制,明确了执法办案权力归属,并运用信息化技术对执法办案活动进行约束。执法司法办案机关持续拓宽监督渠道,其中,公安机关推行警务活动公开,行政处罚遵循公开原则,执法过程、处罚结果自觉接受社会和公民的监督。
白皮书介绍,中国将尊重和保障人权作为反恐怖主义法律制度体系与实践的基本原则,将依法惩治恐怖活动与尊重和保障人权有机结合,在依法办理恐怖活动违法犯罪案件过程中,既注重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和维护社会正常秩序,又注重保障受害人、其他利害关系人,以及嫌疑人、被告人和罪犯的权利。
白皮书指出,中国先后参与了12项全球性反恐怖主义公约,推动制定《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上海公约》《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边防合作协定》等文件,开展联合反恐怖主义演习,建立执法部门和边境地区反恐怖主义领域会晤交流和对口合作机制。
白皮书强调,中国愿与世界各国一道,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指引下,积极参与全球反恐怖主义治理,在平等尊重的基础上,广泛开展互学共鉴和交流合作,共同推动全球反恐怖主义事业健康发展。
翻译
搜索
复制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转载请注明出处。若需了解详细的安防行业方案,或有其它建议反馈,欢迎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