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数字化转型的认知与实践

中国石化是世界第一大炼油公司和第二大化工公司,加油站总数位居世界第二,如此复杂的业务,如此庞大的体量,在当今瞬息万变的时代如何才能够跟得上信息化和数字化发展,让大象起舞呢?

应对5大挑战,中国石化吹响转型号角

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第一步是认识,而且首要重点是高层的认识。中国石化的领导对推动数字化转型非常重视,明确提出中国石化要大力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包括系统谋划全集团数字化转型,包括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以互联网+新业态为发力点,以盘活数据资产为切入点,以云平台为融合点,战略和认识都非常清晰。

中国石化数字化转型的认知与实践

领导的重视,源于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对石油行业和中国石化来说,挑战主要有4点:

第一,中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超过国际公认的警戒线,2019年对外依存度高达73%。

第二,石油资源获取成本不断增大。国外一桶油最低20、30美金,国内最高能到100多美金。

第三,可再生能源发展迅速,很多可再生能源的成本比石油更低。

第四,燃料替代近在眼前。首先是城市的公交车被电气化替代了,然后私家车变电动车了,接下来是最后一公里变自行车了,替代已非常明显。

第五,也是最大的一个压力,是环保和“碳中和”。据统计,中国石化每年的碳排放将近1.9亿吨,要实现中和,是一个非常艰难的任务。

抓住4大机遇,部署“一基两翼三新”

但另一方面,中国石化的数字化转型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

第一个机遇是数字化经济的大势所趋。10年间,国际领先的公司市值排名变化非常明显,数字经济领跑。在中国,数字经济在整体经济的占比也越来越高,现在已经超过38%,很多发达城市甚至超过了50%。

第二是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

第三是数字技术的引领作用。早些年是业务找技术,现在技术已经跑到了应用的前面。

第四是中国石化的战略部署,契合数字化转型需求,中国石化提出了“一基两化三新”的产业格局:一基,是以能源资源为基础;两翼,是以洁净油品和现代化工为两翼;三新,是强调新能源、新材料和新经济。

符合技术趋势和中国石化自身特色的转型理念

针对这些新挑战新机遇,中国石化从2018年起就开始跟踪和研究数字化转型,尤其对行业内头部企业做了全面的研究。发现政府、研究机构、ICT(信息、通信和技术)企业、咨询公司,以及传统产业的认识都不太一样,每家都有各自考虑的重点,每家都有自己的思考,头部企业各家转型的方法也不一样。

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数字化技术的发展趋势,中国石化提出了符合自身特色、符合央企特色的数字化转型理念——企业数字化转型是“以价值创新为目的,用数字技术驱动业务变革的企业发展战略”。

围绕这个定义,中国石化提出了数字化转型的三种模式:赋能、优化、再造。赋能是数字化的基本能力。优化,是数字化发挥作用最显著的领域。炼化行业是一个流程行业,几乎所有流程都可以用数据模型去优化,而不是像以前一样靠拍脑袋或个人经验。再造,是从产品化向服务化的转型。实现再造,才能够迈向真正的数字化原生企业。

“我认为传统企业转型的方向是越来越多地融入数字化因素,让数字化在传统上发挥越来越多的作用,或者说让传统企业人的人脑越来越被数字模型所取代,这才是数字化转型的方向。”中国石油化工集团信息和数字化首席专家李剑峰说。

业务分析是数字化转型的核心

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有3个要素很关键:技术、业务和组织。三者之间的顺序关系很重要,首先一定是技术驱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一定是技术驱动业务转型,组织转型是为了匹配业务转型,这样才是真正的数字化驱动的业务转型。

“一个像中国石化一样的大企业,不可能一下子整体转,一定要找出最痛点的业务。”中国石化的做法,是首先由业务部门选出痛点,然后IT部门要有相应的技术匹配和支持,再由管理部门评估是不是能够为企业带来价值,最后要进行跨部门的整合,形成真正的转型规划。

在具体的工作方面,中国石化对集团的数字化转型做了整体谋划,从传统对标开始。首先是把业界头部企业的业务水平、信息化水平、数字化转型等各方面的情况做了整体的评价和对比,找出自己的优势和短板。

在此基础上,中国石化对所有的业务板块,尤其是集团管控、勘探开发、安全环保、电子商务等核心业务、跨板块业务、新业态等进行了细致地梳理和分析,找出每一个业务的现状、痛点、转型方向、要重点突破的领域等。

“业务分析是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分析的同时,还要进行选择,“不是所有的痛点,都是信息化能够解决的,能解决的才是数字化转型。比如油弄不来你怎么办,如果是要转变成氢能公司,这就不是简单的IT部门能解决的”。

在业务分析的基础上,中国石化提出了“十四五”期间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战略——“1154战略”:打造1项数字化技术,驱动15项业务的数字化转型,关注4方面的价值创新。具体来说,就是注重集团一体化管控能力、板块创新创效能力、专业化的统筹管理能力,以及新经济价值创造能力。

数字化转型一定要IT转型先行

除了业务分析,数字化转型还要有强有力的信息化基础。李剑峰指出,数字化转型一定要IT转型先行。

传统的IT业务经过了至少20年的发展,现在到了一个天花板。比如信息系统越来越多、响应越来越慢、成本却越来越高了,怎么办?再比如乙方主导开发,过程不可控,交出来的成品质量是“黑盒子”,这些问题都是“瓶颈”。

另一个关键问题是传统IT的模式。之前一直说业务引领和业务驱动,但现在就是要对业务进行改变和革命,继续让业务去引领,是不是有风险?很多孤岛其实就是业务驱动造成的。

数字化时代的一个核心,就是要让数字技术走到中间的位置上,需要数字专家敢于说出和业务人员不同的话。所以,中国石化构建了DPA模式。

创新引领型新IT:DPA模式

所谓DPA模式,就是数据+平台+应用。数据,不再是一个一个单独的数据,而是一个完整的数据湖;平台,是指要走上工业互联网平台,在中国石化就是集团统一的平台“石化智云”;应用,是要APP化,轻量化、定制化。

李剑峰强调,光有技术还不行,一定要组织。中国石化组建了数据治理委员会,由现在的一把手担任组长。还有数据专家组和专门的平台管理团队,任何人上平台,都要接受平台的培训;任何人在平台上活动,都要接受平台的监控。

此外,还有域长负责制。中国石化把所有的业务分成不同的业务域,每个业务域的APP规划,由专家和域长一起整体规划,所以叫域长负责制。

“从理念到技术到组织,才能把这个事真正地落实下来,并逐渐上云、上工业互联网。”

DPA模式给中国石化带来了4大转变:

1、需求管理精准化,因为原来的时候大家知道搞需求是很痛苦的过程,现在我们让域长提前都把整个业务域的APP规划好,然后细化到组建,也就是你这个APP有多少重要的功能基本上就清楚了,功能一清晰基本上数据也清晰了,所以这个更细化。

2、系统开发组件化,因为所有的开发,不管你是开发长线的,还是长线开发的,还是开发销售的都在同一个平台上,而且遵守相同的组建规划,按同样的接口我们有专门队伍给你做代码级的质量管控,这样就形成组建,使组建沉淀在平台上成为平台的能力,为后续的辅用降低成本打下基础。

3、数据治理企业化,从项目级走向集团级,不再是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做数据治理,而是整体的“数据湖”。

4、项目管理平台化。以前是ABCD很多管理方,现在都在同一个平台上,随时实时管控。

通过这些变化,新IT能够带来新的价值,能够在传统企业给IT队伍找到新的定位,解决需求响应速度、运维成本等很多问题。

此外,中国石化当前正在做4项重点工作,合力推进业务的数字化转型:

1. 全面推进“系统上云,开发上平台”,把“六统一(统一归口、统一业务域设计、统一标准和安全、统一上云上平台、统一数据治理、统一运维)”落到实处2. 实施集团统一的数据治理工程,实现数据价值最大化3. 积极培育全员数字化意识,组织不同层级的培训学习,制定了系统的培训计划,从信息部门开始,逐渐覆盖全部员工4. 参照数字化转型研究成果,积极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实践。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转载请注明出处。若需了解详细的安防行业方案,或有其它建议反馈,欢迎联系我们

(0)
小安小安

相关推荐

  • 长春市高新区 数字化监控筑牢“防洪墙”

    长春市高新区南区管委会数字化城市管理指挥中心对河道水位监控系统进行全面升级和改造,并对优化后的系统同步进行调试。该系统可24小时监控区内河道水位变化。

    2024年7月27日
  • 上海公交安装移动电子警察

    继去年5月上海公交127路率先试行在公交车上安装监控探头后,第二批“移动电子警察”将在公交43路、802路、71路3条线路上安装。

    2024年7月27日
  • 大华发布HDCVI技术 定义高清监控新标准

    HDCVI技术是大华贴合安防视频监控应用需求,自主创新研发的模拟视频同轴电缆传输技术,其超越高清视频传输距离的极限,实现百万像素级视频500米以上传输,突破传统模拟技术分辨率的瓶颈。

    2024年1月30日
  • 公安机关加快推进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近年来,针对我国社会稳定进入风险期,公共安全形势严峻复杂的情况,全国公安机关主动作为,加快创新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织密防控网,提升动态化、信息化条件下驾驭社会治安局势的能力,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2024年2月7日
  • 中安消首款物联网家用报警套装京东发布

    中安消物联传感(深圳)有限公司(A股代码:600654 原豪恩安防)在京东发布了首款物联网家用报警套装并同时推出智能家居品牌iHORN。

    2024年1月30日
  • 用“数智”点亮司法数据 为智慧法院建设赋能

    近年来,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坚持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在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指导下,踔厉践行“数字改革赋能”工作理念,强化大数据战略思维,创新研发浦东法院司法大数据分析系统,充分发挥司法大数据“风向标”和“晴雨表”作用,助力法院决策科学化、审判管理高效化、社会治理精准化,以审判管理现代化助推审判工作现代化。

    2023年1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