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AI遇到“制药”,能激发多强的生产力?

一般情况下,药企开发一款新药大约需要十年甚至更久,耗费的资金也是按亿为单位计算。而利用AI技术加以辅助,时间和资金成本将会大幅降低。耗时从“年”到“月”,投入成本也倍数下降。

经过30多年发展,浦东已经成为国内生物医药产业最集聚、产业链最完整、研发管线最多、新药成果最突出的区域之一。同时,作为全国首个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浦东人工智能产业正呈现集聚和引领发展态势,企业群体覆盖完整产业链。这两大先导产业正发挥1+1>2的效应,AI激发出生物医药创新的无限潜能,力促产业从“制药”到“智药”,成为当之无愧的新质生产力。

耗时从四年半到八个月

当AI遇到“制药”,能激发多强的生产力?

投入从数千万美元到数百万美元

在张江科学城内已有多家企业正用人工智能开展生命技术的研发。其中,英矽智能被誉为“AI制药赛道头部企业”。英矽智能联合执行官兼首席科学官任峰博士表示:“创新药研发关乎所有人的健康,英矽智能以生成式AI等以科技创新为主导的新质生产力为动力,旨在打破行业内卷困境驱动差异化创新,降本增效地为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带来更多解决方案。”

现代医学发展至今,世界上仍有数千种疾病面临“无药可医”甚至“无药可用”的困境。而传统药物发现耗时漫长成本高昂,且伴随着极高的失败率,超过90%的候选药物在关键的临床验证阶段折戟。人工智能的出现为流程优化与效率提升带来了希望。

AI+制药,顾名思义就是指在药物发现、设计、合成和生产过程中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时代信息技术手段辅助药物设计、药物管理等多个制药环节。当AI遇到“制药”能激发多强的生产力?这就需要真实世界的有力验证,包括临床前实验验证和临床阶段验证。

近日,英矽智能发表于Nature Biotechnology上的一项研究提供了这一例证。该研究全面阐述了其首款由生成式AI发现和设计的潜在全球首创TNIK抑制剂从人工智能算法开发到2期临床试验的研发历程,并首次披露了该候选药物在临床前实验和临床试验中的数据和表现。

任峰博士介绍,这款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小分子候选药物,从AI赋能的靶点发现到AI辅助的分子设计优化,再到临床候选化合物的确定,共耗时不到18个月、仅投入数百万美元,远低于传统方式四年半的时间与数千万美元的投入。“在这个项目里AI制药工具获得了充分的验证。我们期待INS018_055在2期临床研究中有良好的表现,为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同时为AI制药行业带来更坚实的例证。”

文章详解全球首个由AI发现的创新抗纤维化TNIK抑制剂的研发过程,揭示了生成式AI技术在推动行业变革方面的巨大潜力,并凸显了AI驱动的药物发现方法带来的降本增效优势。

据悉,2021年至今,在自有人工智能平台的赋能下,英矽智能已搭建涵盖30余条管线的多元化疗法组合,提名18款临床前候选化合物,并将其中6个领先项目推进到临床阶段。

在浦东

AI与生物医药实现“双向赋能”

实际上AI制药并非是近几年才诞生的新概念,但在最近十年里,随着人工智能和计算机技术的爆发式增长,AI制药行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在浦东,已有一批全球创新企业加入了这场“加速跑”。

早在2021年10月,在中国科学院陈凯先院士、蒋华良院士、饶子和院士创始倡议和见证下,张江AI新药研发联盟正式揭牌成立。联盟成为了推进AI与医药跨界交叉融合、数据资源共享、技术迭代升级的重要纽带,并在两年间就取得了不少成果,汇聚了更多的AI新势力。

在张江AI新药研发联盟的名单内,既有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等科研院所,还有科创板CRO(医药研发外包)第一股美迪西生物医药以及晶泰科技、英矽智能、深势科技等有明显人工智能特征的企业。

如作为浦东人工智能的代表企业,晶泰科技就在位于张江的上海总部内“配置”了AI+机器人实验室工站集群,在其全球布局的智能自动化实验室中,拥有机器人工作站200余台,面积逾5000平方米,研发工程师150余人,以AI+实验机器人为驱动力,通过AI技术赋能药物研发,晶泰科技让更多新疗法实现“从0到1”的创新突破。

医药研发行业长期以来面临着“双十定律”,即需要耗时超过10年、10亿美元才有可能上市一款新药。如今AI+生物医药的“双向赋能”,正在打破以往的“困境”,让更多创新药加速“问世”,惠及全球患者。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转载请注明出处。若需了解详细的安防行业方案,或有其它建议反馈,欢迎联系我们

(0)
小安小安

相关推荐

  • 技术创新密集涌现 电子信息业高质量发展活力足

    当前我国集成电路、新型显示、5G、人工智能等领域技术创新密集涌现,为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源源活力。但同时行业发展仍然面临较大挑战,应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方位加速赋能经济社会智能化转型。

    2024年2月14日
  • 华为将发布AI摄像机 基于边缘计算的前端智能再落地

    海思通过与诺亚方舟实验室联手,将AI芯片推上了新高度,其中基于麒麟系列芯片的全新人工智能算法已经应用在华为MATE10系列手机当中,成为业界第一款AI手机。据透露,华为已经实现将相关芯片技术应用到最新智能摄像机中,并且今年3月22日在青岛举办的华为中国生态伙伴大会上。华为AI摄像机将会在23日的“智慧视频+,让平安可以预见”分论坛上正式发布。

    2024年1月28日
  • 中国安全防范产品行业协会防伪技术分会成立情况通报

    会议提出防伪技术分会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即要在保留原中国防伪技术协会各项工作的基础上,重点拓展新的业务领域。要以防伪技术服务于社会公共安全,服务于公安业务为指导思想,在社会公共安全防伪技术应用领域不断寻求突破,从而实现中安协防伪技术分会新的定位。

    2024年2月6日
  • 首套!科达打造江苏首个水上应急指挥系统

    近期,科达携手张家港海事局建成江苏首个水上应急指挥系统。作为全要素水上“大交管”建设的重要一环,系统融合AIS、KGIS、水雨情等气象数据,打造水上救援一张图,16类信息全面掌握。同时,借助融合通信平台、移动APP等,全面提升水上搜救和应急处置能力。

    2024年2月13日
  • 英国NFC研究机构成功截取无接触支付传输信号

    英国萨里大学一研究小组用毫不起眼的设备成功截取到一个距离45至80厘米的无接触支付传输信号。在满足最小磁场强度的条件下,研究小组使用该设备演示了在不同距离时信号是如何被截取的,甚至距离为45厘米时,他们也成功地截取到了无接触支付信号。此项研究结果让大家对原本信赖的NFC设备安全距离产生了质疑。

    2024年4月24日
  • 酷芯第三代无线图传方案,超强功能再升级

    酷芯微电子起步于无人机领域,针对大数据量、尤其是视频信号传输的需求,提供大带宽、超远距离、抗干扰能力强、低延时的无线图传方案。

    2024年1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