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赋能实体经济作用凸显

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发布数据显示,截至3月底,全国累计建成5G基站364.7万个,5G用户普及率超60%,具备千兆网络服务能力的端口2456万个。

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发布数据显示,截至3月底,全国累计建成5G基站364.7万个,5G用户普及率超60%,具备千兆网络服务能力的端口2456万个。“基础设施建设适度超前、技术创新加快突破,一季度我国信息通信业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赵志国介绍,一季度,电信业务收入达到4437亿元,同比增长4.5%;高中低频段全覆盖5G轻量化商用验证完成;全球首条400G全光省际骨干网链路正式商用。

在行业应用方面,5G应用已经融入97个国民经济大类中的74个,在工业、矿业、电力、医疗等重点领域大规模推广,“5G+工业互联网”项目数超过1万个,应用赋能向核心控制环节加速拓展。

走进四川嘉阳煤矿远程采矿中心,工作人员身着蓝色工作服坐在电脑桌前,屏幕上呈现的是井下煤矿开采的实时画面,左手点击按钮、右手控制遥感,简单操作就完成了煤矿采煤生产工序。

5G赋能实体经济作用凸显

“曾经,掘进采煤都是先用炮炸开,再由工人拎着锄头、风镐一点点挖,肩挑背扛把煤炭运出来。如今,有了机械化设备和5G网络,人在地面上就可以操作地下采煤,而井下作业人员主要负责巡检机械状况。”中国煤科重庆研究院总经理刘程认为,5G技术给煤矿带来的最大改变是助力煤矿建成少人或无人工作面,实现煤矿开拓、采掘(剥)、运输、通风、经营管理等过程的智能化运行。最终将人从繁重、危险的场所解放出来,对于提升煤矿安全生产水平、保障煤炭稳定供应具有重要意义。

在中兴通讯等合作伙伴的共同努力下,2023年11月,嘉阳煤矿5G入井项目完成建设并投入运行。这实现了生产网络与公网高度隔离,业务数据的本地流转,井上井下工业环网、视频回传网络、调度网络等多条网络之间的数据互联互通,有效解决了井下数据通信受阻、无线网络卡顿、通话网络不流畅等痛点,为智能化开采远程操控提供了高质量网络支撑。

“在5G网络和智能化开采设备共同推动下,原来需要20多个人才能完成的开采工作,如今仅需2个人就可以实现同样的煤炭产量。‘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是我们打造智慧矿山的宗旨。我们把职工从不安全的岗位上解放出来,同时也大大降低了其劳动强度。”嘉阳集团总经理范勤英表示。

“我们将进一步巩固提升信息通信业竞争优势和领先地位,加快5G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融合,持续推动5G-A、5G轻量化等技术演进和产品研发,强化技术储备,加大6G、万兆光网研发力度。”赵志国说。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中国5G发展和经济社会影响白皮书(2023年)》认为,5G-A在5G向6G演进过程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将为5G在个人和行业应用发展中定义新目标、提供新能力,释放5G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叠加倍增作用。

前不久,中国移动北京公司在北京亦庄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永昌路段完成5G-A网络覆盖,这是北京首条同时部署了5G-A网络和车网算力协同技术的车联网试验道路。在全长5公里的道路上,北京移动用19座基站搭建了一张5G-A车联专网,超大带宽和稳定低时延为自动驾驶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提供了强大助力。

中国移动北京公司经济技术开发区营销服务中心总经理满林告诉记者,5G-A网络支持海量数据传输,类似无人车日常AI训练数据就可以实现“传送自由”,从以往只能在夜间闲时上传变成可实时回传至算力平台,帮助无人车实现行车地图、驾驶模式以及行为模型的快速迭代升级。此外,通过5G-A基站与边缘算力相结合,一边实时处理数据,一边将训练推理能力推送给车辆,既能为车辆节省超过30%的算力消耗,也能让无人车运行更加平稳安全,执行远程脱困等实时指令更机动灵活。

“2023年是5G-A国际标准制定的关键之年,要以5G-A新能力牵引产业创新发展,以跨界融合释放5G-A价值,以开放合作共建5G-A创新生态。”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理事长闻库建议。

赵志国表示,下一步,工信部将加速推进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持续加快工业互联网的规模化应用。加快出台创新信息通信行业管理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意见,更好地为经营主体服务。加强技术保障能力建设,提升行业网络和数据安全管理水平,促进网络和数据安全产业创新发展。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转载请注明出处。若需了解详细的安防行业方案,或有其它建议反馈,欢迎联系我们

(0)
小安小安

相关推荐

  • 电子警察车牌识别技术系统构架分析

    随着视频技术的发展,500万像素的高清摄像机已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电子警察系统中,通常一台500万工业高清摄像机可以覆盖最多4个车道。结合模式识别技术和计算机智能算法技术的发展,电子警察系统已不单单是闯红灯抓拍等违章抓拍的功能了,还具有了其它一些强大的功能:(1)车牌识别;(2)卡口监测;(3)交通流量统计。

    2024年4月15日
  • 第三届中国智能运输大会召开 易华录受邀参加

    2012年7月31日―8月1日,由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和北京市交通委员会主办,国家智能交通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全国智能运输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承办的第三届中国智能运输大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

    2024年4月15日
  • 新能源+工业互联网 打响产业变革安全守卫战

    能源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近年来,新能源相关产业迅速崛起,安全成为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在“双碳”背景下,以氢能、锂电、风电、光能四大领域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体…

    2024年3月5日
  • 5G引领智能交通最新发展方向 带动智慧交通新趋势

    5G的高可靠、低时延通信,使得车车、车路、车人之间实现实时通信,结合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将单车版的自动驾驶变为网联式自动驾驶。车路协同是的车端能够获取路侧更多信息,增强安全保障,路侧可以获得更多车的信息,提升交通效率。车路协同是智慧交通的基本前提,随着5G时代的逐步到来,人、车、路信息交互将迎来难得的高速成长期。

    2024年4月6日
  • 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推动企业上云实施指南(2018-2020年)》

    《实施指南》从总体要求、科学制定部署模式、按需合理选择云服务、稳妥有序实施上云、提升支撑服务能力、强化政策保障等方面提出了推动企业上云的工作要求和实施建议。

    2024年4月18日
  • 《“十四五”城镇化与城市发展科技创新专项规划》

    “十四五”期间,我国城市发展将从经济主导更多转向生产生活生态多元导向,城市建设方式将由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挖潜,城市生产生活方式将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城镇化与城市发展科技创新要紧密结合我国城镇化进程需求,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提高城镇规划建设科学化水平与城市运行智慧化水平,引领住房城乡建设低碳转型,促进城镇可持续发展,全面支撑建设宜居、创新、智慧、绿色、人文、韧性城市。

    2024年2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