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防护升级!揭秘AI在安防领域的三大飞跃趋势

安防行业一直以技术创新为驱动力,不断加速融合和快速变革。过去二十年,安防系统实现了从标清到高清、从模拟到数字、从传统到智能等重大技术跨越与创新。这些创新实现了智能安防系统的全面升级,推动了安防行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随着深度学习架构、算法、AI芯片以及开源学习平台等一系列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点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助力安防行业发展的浪潮,使得安防领域最早实现了人工智能的落地应用。

AI与安防产业

随着时代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的高度发展,传统的安防行业已经从单纯的技术、硬件整体解决方案,转变至兼容化、智能化、云运营之争。在安防行业,智能化已经不再像是过去那样只是安防行业应用的一个点缀,而是成为了真正的核心。

智能防护升级!揭秘AI在安防领域的三大飞跃趋势

安防市场是一个万亿级的大市场,而且安防行业作为AI最先得到广泛应用的领域,经过这几年的快速发展,已成为了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最成功的应用领域之一。

360智慧生活集团是360集团旗下智能硬件及物联网解决方案事业群,推出了智能门铃、门锁等一系列产品,也是国内行车记录仪的领军企业。

为了让AI赋能安防产品,360智慧生活集团依托360智脑推出了视觉大模型并将原有图像相关算法从“感知”提升到“认知”。目前,360智脑视觉大模型已成为360智慧生活快速发展的“第二引擎”。

可以看到,AI技术的发展正推动各种安防产品实现智能化变革,而安防产品背后的视觉技术也为AI提供“感知”能力,AI与安防产业不仅迅速融合,两者也相辅相成。

AI既是网安需求来源,也是网安下一形态。在AI乃至大模型时代,网安的技术性需求会由于攻击事件的催化而得到释放,网安设备的硬需求为同向增长状态。工信部等16部门发布的《关于促进数据安全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到2025年我国数据安全产业规模将达1500亿元,同比增速30%。

未来几年,随着高清化和智能化趋势的愈发明显,安防企业必将面临更激烈的竞争随着国内安防市场需求的不断释放以及相关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图像压缩处理、流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通信、自动控制技术、智能报警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已在安防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从云端到边缘

近年来AI运算功能逐渐由后端/云端往边缘(Edge端)发展的态势愈来愈明显,主要的好处在于可缩短时间、降低风险及耗能,当然还有最重要的——节省成本。

例如,IT大厂Intel(英特尔)提出的Edge AI解决方案,强调只需要一般的PC、Notebook或x86的工业计算机,透过OpenVINO开放式平台,即可运用该平台上200多种算法(包括TensorFlow、CaffeZ…等)自行开发或采用第三方伙伴已预先训练好的AI模型,轻松将终端设备转变成Video AI Box、具AI功能的NVR或Edge端的AI Server,进而解决各种领域所面临的问题,让AI系统成本不再高昂。

安防厂商推出的Edge AI解决方案也相当多元,尤其监控摄像机厂商已纷纷将AI视频的辨识、分析、搜寻、追踪等功能做在前端。例如:晶睿(Vivotek)通过前端的对象特征撷取运算(Edge-centric object extraction),不需在后端安装高效能显卡执行分析运算,有效降低服务器的运算资源和建造成本。

利凌(LILIN)则早已看准Edge AI将成为主流,致力于边缘运算AI摄像机结合5G与云端的应用,并推出最新的AI废弃物侦测(Trash Detection)、球类追踪(Ball Tracking)、性别判断(Gender Detection)等功能,其视频管理软件(VMS)更是专为边缘运算AI摄像机整合设计。

而软件厂商富萱(AiUnion)所开发的AI视频辨识边缘运算,则是融合了AI深度学习的影像分类、对象侦测和影像分割(Image Segmentation)技术,建立如智慧工业、科技执法、安防监控等的通用模型,便于用户直接导入使用,若有特定应用再视其需求量身订制。

从「沉重」到「轻快」

一般来说,AI在辨识视频时会将相似的影像(如背景)视为独立图像而重新进行辨识,因此运算量大;当有大型场域要做AI视频辨识时,支持其运算的硬设备数量及成本必然昂贵,相对耗能也高,并不符合企业持续性发展(ESG)的原则。因此,已有不少厂商想方设法,希望能为现行的AI运作模式「做减法」,令其挥别沉重的负担,展现轻盈的体态、迈出轻快的脚步。

例如,电子大厂台达(DELTA)就推出了DIVA(DNN Inference OS for Video Analysis)智能加速器,利用一连串相似影像的特性加快AI视频分析的速度,可应用在静态或动态摄像机上。只要在任何影像应用的AI模型上加上一层DIVA SDK软件,就可加速2~6倍(视场域硬件、视频分辨率、AI模型不同)且不损失任何精准度,进而降低设备数量及能耗,达到节省成本目的。

新创公司耐思尼(Nexuni)也提出利用低功耗、小型化、高度定制化的嵌入式系统(如Embedded Linux、Nvidia Jetson Platform…等),结合可降级至KB储存等级的机器学习模型TinyML成为Edge AI系统架构——可在资源有限的端点硬件规格上,进行视频(如人脸)和语音的AI运算,并保持与Server级运算相同的准确率。

根据实测,TinyML可将Server等级所需的16GB,降至边缘嵌入式系统的320KB,等于将传统机器学习模型缩小了5万倍,更便于开发可应用于各种规格系统、易于普及的自动化解决方案,提升管理效率。

从专业到普及

近来ChatGPT让AI在全球的关注热度居高不下,主要在于它让大家使用AI这件事变得容易起来。同样地,为了让AI能够加速普及市场应用,业界也努力透过简化开发技术与设计流程,希望即使不具备AI专业知识的人,也能轻易打造满足本身业务需求且有效的AI训练模型。

例如,Intel(英特尔)Geti计算机视觉平台标榜可让任何人透过简单的数据上传、标注、模型训练以及再训练界面,配合OpenVINO工具组进行优化,就可轻易部署高质量的计算机视觉AI,藉以推动更多应用创新、提高企业整体效能。

有鉴于一般AI项目导入流程:数据预处理→选定算法→程序开发AI模型→模型验证,不仅需要AI或IT专业人员,还需反复作业、动辄耗时数月;杰伦智能(Profet AI)发展的AutoML Platfrom(No-Code AI平台),则是将「选定算法→程序开发AI模型」两步骤利用机器学习技术自动、快速地建立AI模型,而且可将模型验证优化。

如此一来,企业各部门(如人资、研发、生产、IT…等)人员都能很方便地应用AI解决所属业务领域的各种问题,例如,将AutoML Platfrom应用在工业生产上,能够优化生产制造过程、提升整体良率与效能;应用在网络安全上,也可协助预测安全程度,防止外泄风险邮件。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转载请注明出处。若需了解详细的安防行业方案,或有其它建议反馈,欢迎联系我们

(0)
小安小安

相关推荐

  • 住宅产业促进中心召开智能小区行业标准讨论会

    中国建设部住宅产业促进中心近日在深圳市清江大酒店召开「智能小区行业标准讨论会」,旨在规范智能化居住小区的建设,促进智能化系统和智能化产品的开发和发展,对智能化系统与产品进行定型化、标准化、系列化的规定。

    2024年4月8日
  • 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快推进能源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若干意见

    意见指出,到2030年,能源系统各环节数字化智能化创新应用体系初步构筑、数据要素潜能充分激活,一批制约能源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共性关键技术取得突破,能源系统智能感知与智能调控体系加快形成,能源数字化智能化新模式新业态持续涌现,能源系统运行与管理模式向全面标准化、深度数字化和高度智能化加速转变,能源行业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能力明显增强,能源系统效率、可靠性、包容性稳步提高,能源生产和供应多元化加速拓展、质量效益加速提升,数字技术与能源产业融合发展对能源行业提质增效与碳排放强度和总量“双控”的支撑作用全面显现。

    2024年3月3日
  • 以人工智能为引擎推动产业智能化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

    2024年2月20日
  • 联想杨元庆:未来人工智能产业将呈现三大发展趋势

    11月29日,在广州举办的2018年《财富》全球科技论坛上,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就未来人工智能发展方向等相关话题发表了观点。杨元庆认为未来人工智能产业将呈现出智能物联网、传统IT向智能基础设施转型、行业智能这三大趋势。

    2024年4月12日
  • 国内数字光端机厂家如何将山寨变成品牌

    到目前,全国大大小小的视频光端机厂商已不下百余家,而具有一定的技术开发实力和一定市场规模的企业也已有十几家。如何避免恶性价格竞争,建立和经营好自己的品牌,避免昙花一现,保持长久持续的发展,这些都是广大视频光端机厂家必须思考的问题。因此,光端机的厂商从中寻求自身的重新定位和潜力市场,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

    2024年4月14日
  • 智能分析规模化应用 前后端发展获重视

    目前安防智能化中应用最成熟的智能视频分析技术发展来看,它能在几乎不需要人为干预的情况下,通过对摄像机拍录的图像序列进行自动分析来对动态场景中的目标进行定位、识别和跟踪,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和判断目标的行为,做到既能完成日常管理又能在异常情况发生的时候及时做出反应,从而解决了传统监控工作量大、效率低、反应速度慢等问题,其优势显而易见,也是推动整个安防智能化最为关键的技术之一。

    2024年4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