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高密:大数据赋能“一码管空间” 推进自然资源管理数字化转型

潍坊高密市大数据中心联合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大力实施自然资源“数字赋能”工程,通过搭建数字平台、创新合作机制、探索应用场景,全面推动自然资源管理数字化转型,带动各领域实现整体智治、高效协同,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赋能助力。

搭建“码上赋能”数字平台

解决“数据不完整、家底不清晰”问题

潍坊高密:大数据赋能“一码管空间” 推进自然资源管理数字化转型

搭建平台信息基座

按照“一码管空间”思路,高密市将每个地块的“历史、现状、未来”,全部汇集到一个地理实体码,统一录入数字管理平台,进行信息再加工和数据再处理,构建形成覆盖全域全要素的自然资源信息数据库,让“山水林田湖草沙”每一块地都有“身份证”。完成420多万条地籍信息的梳理、赋码、挂接,自然资源管理由分散、粗放逐步向统一、精准转变。

推进数据提质扩容

高密市建立多渠道的数据采集机制,利用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成果,整合重点领域、重点区域、重点行业数据,汇集科教文卫、工农服等社会数据、经济数据以及迭代平台数据,推动扩容升级。累计架设空间图层2324个,涵盖现状、规划、管理、社会经济四大数据集,不断提高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的能力水平。

创新数字技术应用

依托新型基础测绘成果,高密市集合5G、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构建空间三维数字模型,用户可直观易懂了解每个地块的使用、建设及规划情况,为城市更新、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等提供技术支撑。如创新推行实景三维土地招商模式,将原来的平面图片升级为立体空间实物,投资企业在手机上就可实现“云看地”,让招商引资更加高效。

创新“码上合作”联动机制

解决“群众来回跑、资料重复交”问题

高密市围绕打通部门、科室之间的业务壁垒和数据鸿沟,以码作为信息传递和存储介质,通过一码串联,把分散的数据凝结成关联业务的“全景图”。

优化环节减流程

创新“多测合一、多证合一、多审合一、验登合一”的多个“合一”机制,把13个管理系统整合到一个平台,推动“批、供、用、登、建、验、测”全业务环节、跨系统信息共享。改革后,系统减少2个,改造3个,打通9个,构建起“一个端口受理、一个平台办理、一个窗口出件”的工作闭环,审批效率提高60%以上。

串联系统强互通

对外联通审批、税务、法院、住建等8个部门业务系统,创新实施“码上赋能+”联办机制,集成推进司法、人社、教育、行政审批等“一件事”改革。如与教育合作,整合不动产数据、学区数据、人口数据,对学区资源供需状况进行深度分析,精准找出学位缺口较大的区域,对招生划片范围进行调整优化,学区学位匹配率达98%以上。

链接平台拓功能

将平台嵌入到“爱高密”APP、“满意在凤城”公众号等便民服务小程序,链接到“山东通”“爱山东”等外部数据端口,面向公众开放,线上实现信息查询和业务办理。如权证办理人在缴纳土地出让金和相关税费后,由平台一键提醒,不动产登记信息系统自动提取资料完成登记,同步将电子不动产权证书推送至办理人,整个流程实现“零资料”“无感知”办理,办理时限缩短至即申即办。

探索“码上监管”应用场景

解决“监管欠及时、管理效率低”问题

高密市丰富“码上赋能”平台应用场景,通过可视化、智慧化、数字化管理手段,构建线上线下一体的综合监管模式,提升整体智治水平。

上线“耕地智保”云上系统

依托“高密一号”卫星云服务平台,上线“空天地一体全自动农业监测系统”,24小时动态监测传输气象气候、病虫草害、缺苗断垄等数据信息,让农民变“靠天吃饭”为“知天而作”。组织研发“码上巡田”小程序,将三级田长纳入平台管理,开展日常巡田“打卡”、问题上报等工作,及时发现解决违法问题,从源头上预防耕地“非农化”“非粮化”。

创新“五色图谱”管理机制

聚焦土地要素高效配置,平台对地块成熟度进行“红、蓝、紫、黄、绿”五色标识,根据项目建设时限、面积、位置等用地需求,筛选符合项目要求的拟选址地块,优先推荐用地手续办理时限最短、处置利用效率最高的土地,指导企业按图索骥、精准选址、快速落地。去年以来,为企业解决用地指标6600余亩,35个省市重点项目建设用地得到保障。

拓展“数字空间”应用场景

利用数字化管理技术,动态建模测算地块出让价值、拟建工程投资金额、生产经营税收、不动产抵押融资潜力等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推动平台应用场景向空间治理、无证明城市建设、产业经济发展等领域延伸,为政府公共服务供给、优化资源要素配置、改善提升营商环境等提供有力支撑,带动各领域实现整体智治、高效协同,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阅读剩余 37%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转载请注明出处。若需了解详细的安防行业方案,或有其它建议反馈,欢迎联系我们

(0)
小安小安

相关推荐

  • 深度解析物联网和大数据分析渊源和应用

    物联网是一个完整的概念,不仅包括远端的传感器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和展示,还包括对采集的传感器历史数据的分析,以及基于分析结果所产生的决策、反馈和控制动作。相对于传统的人的认知方式,物联网相当于增强了人的“五官“的识别能力,使人能够获取到原本很多无法直接获取的信息。

    2024年4月6日
  • 智慧城市新样本:南京、苏州率先探索建设“城市大脑”

    2018智慧江苏发展论坛暨智慧城市全国行江苏站在南京江北新区举行,记者从论坛获悉,目前,江苏信息化发展水平指数达到78.22,数字经济规模达到2.39万亿元,位居全国省区第二,新一轮智慧江苏建设将突出围绕便民、兴业、行政三大领域展开。

    2024年4月25日
  • 谈谈智能家居系统中的网络传输技术

    智能家居网络系统需要传输的信息包括两类,一类是控制信息,这些信息的共同特点在于数据信息量小、传输速率低,但实时性和可靠性要求较高;另一类是数据信息,包括各种高清视频和音频信息,要求传输速率高,但是实时性要求不高。本文将讲述智能家居系统中的几种网络传输技术。

    2024年4月24日
  • 赣州市龙南县公安局智慧警务建设应用成效显著

    龙南县公安局抓住机遇,做好建设者和参与者,当好“享用者”和“受益者”,一直致力于推进“数据强警”长效发展,为打造“信息化研判、扁平化指挥、可视化调度、合成化作战、网络化服务”为一体的“智慧警务”。

    2024年4月12日
  • 郑州新型智慧城市建设 新思维新突破

    近年来,各地依托大数据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打造新型智慧城市,正是建设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的题中之义。一些地区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已取得了可喜成果,展示了“善政、惠民、兴业”的综合效应。

    2024年7月12日
  • 云计算,企业最关注什么?

    顶尖专家告诉你,什么样的云计算是安全的。云计算发展到现在,云计算安全问题始终在围绕着大家,那么什么样的云计算才是安全的?

    2024年11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