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在线 www.anfang.cn】4月22日,由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I-AIIG)主办的“走向智慧治理:人工智能治理中的政府、企业与公众”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
I-AIIG学术委员、首席专家、资深顾问以及国内外专家、企业家等20余人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参会。研讨会由I-AIIG副院长肖茜主持。
研讨会上,I-AIIG国际学术交流项目主任、信息研究院助理教授于洋介绍了项目团队正在起草的《AI参与中国疫情治理的实践》专题报告的主要内容。报告指出,有公共治理意识和能力的企业,具备算法适应性思维的政府和连接政府与企业的枢纽部门,使得AI能够敏捷、全面、深入地参与中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成为中国疫情治理的鲜明特征之一。这一现象让我们看到政府与社会部门融合一体化的合作治理,显著有别于传统的政企伙伴关系。
于洋还基于研究院联合中国网初步完成的“公众对AI技术的态度”调查报告,分析了公众对发展人工智能的总体态度。他指出,人工智能时代公民对政府治理绩效的预期不断上升,如何更好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提升治理绩效从而增强国家总体竞争力,是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人工智能在中国疫情治理中的参与实践表明:适应数字经济时代的新治理模式正在形成且不断演化,亟待深入研究。
嘉宾发言环节,I-AIIG学术委员、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主席、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龚克,I-AIIG首席专家、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曾毅,新加坡管理大学法学教授、人工智能与数据治理中心主任马克芬德利,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助理驻华代表张薇,I-AIIG战略合作与发展委员会副理事长、美团副总裁、首席科学家夏华夏,I-AIIG战略合作与发展委员会副理事长、商汤科技联合创始人、副总裁杨帆,I-AIIG首席专家、清华大学社科学院教授陈琪,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张楠等与会专家围绕报告和AI参与中国疫情治理的实践展开讨论。专家们认为,面对人类命运的共同挑战,要积极发挥AI等新技术巨大潜力,促进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的一体化治理,推动数字社会大发展。
龚克教授在谈及人工智能治理时表示,如果把人工智能技术当作一种新兴生产力来看待,那么人类治理的目的就不是扼杀它,而是推动其健康、可持续发展。他指出,疫情是人工智能大规模应用的契机,人工智能的治理要落到数据、算法、算力、场景和人员等要素上,特别是要发挥“人”作为治理要素的重要性。
龚克还强调,人工智能的治理要找到国际共性,这也是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诉求。“不管是什么社会制度、宗教信仰、不管处于何种社会地位,都要基于这个最基本的诉求。我认为,在人工智能国际治理问题上,要更多强调国际共同体和人类共同的诉求。这种治理观点不管由谁先提出,只要它对全人类发展有利,我们就都应该去支持、去发展、去共同研究。”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转载请注明出处。若需了解详细的安防行业方案,或有其它建议反馈,欢迎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