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顺科技发布高端智慧人行新品 引领国产新标杆

6月18日,深圳市捷顺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举行了以“新中式典范,新国产标杆”为主题的智慧人行2020旗舰新品线上发布会,正式发布公司首款定位于5A甲级写字楼的智慧人行旗舰通道闸3910,包括1800万次无故障运行等多项硬核黑科技亮相,填补了国产高端智慧人行产品领域的空白,有望打破国内高端人行通道市场长期被国外品牌垄断的局面,为深圳智造再添新光彩。

  6月18日,深圳市捷顺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举行了以”新中式典范,新国产标杆”为主题的智慧人行2020旗舰新品线上发布会,正式发布公司首款定位于5A甲级写字楼的智慧人行旗舰通道闸3910,包括1800万次无故障运行等多项硬核黑科技亮相,填补了国产高端智慧人行产品领域的空白,有望打破国内高端人行通道市场长期被国外品牌垄断的局面,为深圳智造再添新光彩。
捷顺科技发布高端智慧人行新品 引领国产新标杆
  近年来,随着城市精细化治理程度的不断提高,出入口管控作为智慧城市新触点的场景价值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尤其是作为企业经济活动空间载体的写字楼更是首当其冲。然而,国内5A/甲级写字楼的人行出入口领域长期为国外品牌所垄断,以深圳为例,高楼大厦云集的南山区、福田区高端写字楼人行通道清一色使用的是进口品牌,难寻中国智造的身影。相对车行出入口领域的成熟,人行出入口的管控已然成为泛安防行业智慧停车领域不容忽视的短板。
捷顺科技发布高端智慧人行新品 引领国产新标杆
  敢为人先,迎难而上,是深圳的底色,安防产业作为深圳十大特色产业之一,在技术创新、产品迭代、产业实践上长期处于国内外领先水平,在智慧人行的新赛场上,深圳同样不容缺席。以捷顺科技为代表的深圳安防企业发挥特区精神,依托长期的研发投入、技术积累和对国内市场用户需求的深刻理解,持续发力智慧人行市场,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技术解决方案。在此前的疫情期间,捷顺科技人行产品的刷脸通行、口罩识别、AI测温等功能广泛应用于防控一线,并两度登上新华网,成为广东省和深圳市科技防疫的代表,为全国战疫贡献了深圳智慧。
  硬核和创新,是深圳企业共同的基因。捷顺科技本次发布的首款高端旗舰通道闸产品,融合了多项行业领先技术,机芯、电控和光幕技术等方面均使用了自研的”黑科技”,在功能、性能都严格按照甲级/5A级商业写字楼场景设计,以闸板为例,经国际级检测机构检测、可实现1800万次平均无故障运行,远超目前国际一线品牌1200万次的标准。
  在疫情”黑天鹅”影响下,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经济”的巨大优势正在凸显。可以预见,在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智慧人行产品的逐渐成熟、落地,已经从抗疫防疫的短期需求,迈向”新基建”的长期体系化发展,深圳的安防产业也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转载请注明出处。若需了解详细的安防行业方案,或有其它建议反馈,欢迎联系我们

(0)
小安小安

相关推荐

  • 智能三辊闸与摆闸区别

    首先来了解一下,通道闸机包括三辊闸、摆闸、翼闸、旋转闸、平移门等类型,其中三辊闸与摆闸都是目前较为常见的通道出入口人流控制通道闸设备。

    2024年4月6日
  • 贵阳9座地下通道增设高清探头

    为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由贵阳市政工程管理处负责实施的9座人行地下通道改造(提升)工程,目前,本次改造(提升)工程已提前竣工并投入运行。

    2024年6月15日
  • 摆闸和三辊闸不同特点分析

    三辊闸选用旋转闸杆的方法,常用于人行通道及自动售检票管理,摆闸主要用于人行通道管理,两者具有不同的特点,文章对其进行简要分析。

    2024年4月10日
  • 出入口控制系统在抗击疫情最前线“医院”防控中的应用

    很多医院启用智能道闸通行系统,实现“智能通行、智能测温、智能管控”,对保障就诊患者、医务人员健康权益,落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具有积极意义。

    2024年4月5日
  • 出入口控制系统在智慧医院中的应用

    近几年医患关系比较紧张,多起病人家属对医护人员大打出手,同时大医院看病排队难,秩序混乱,医院的安全和人流管控也逐渐被院方所重视, 2020年6月5日,北京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继续召开,会议表决通过《北京市医院安全秩序管理规定》,自2020年7月1日起施行。《规定》提出医院应当建立出入口安全检查制度。

    2024年4月5日
  • RFID人员、车辆智能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导读: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人员规模及私有车辆数量也在不断扩大,进出企业的人员结构日益呈现出多样化特点,如进出车辆数量大、出入频率高等,给人员管理、车辆管理、进场、出场管理工作都带来了极大的困难,由于传统手工记录管理的模式存在着效率低、人为干预多、信息容易丢失、无法实时交互等问题,使人员的管理工作无法实现真正的信息化、科学化。

    2024年1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