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厕所已成大城市“必备品”,厕所革命的呼声愈发强烈。
什么是智慧公厕?手机APP网上找公厕、感应式水龙头、智能纸巾分配器……它不只有这些“基本功”。根据上海市绿化市容局近日出台的《上海市智慧公厕建设导则(试行)》,智慧公厕可谓技点多多,并首次对这一概念进行了定义。
智慧公厕是指广泛运用物联感知、人工智能、清洁能源、新兴材料、生物处理等前沿技术成果,通过智慧感知、智慧服务和智慧管理的有机结合集成建设的公共厕所。导则明确了智慧公厕的建设要求,从基础智能设施、环保节能设施、智慧公众服务、智慧运营管理等四方面加以规范,共涉及61项设施配置,定义了基本配置、推荐配置和高级配置等三级不同的配置要求,细化了建设要求。
智慧公厕的基本配置已司空见惯。例如,每个厕位至少应配备1套人体感应器,通过视觉、红外、超声波等技术感应人体,用于监测厕位占用情况以及占用时间。厕位门外表面应安装厕位占用状态标识单元,指示“有人”或“无人”。
推荐配置包括了感应式取纸机、智能驱虫驱鼠器、雨水收集箱、清洁能源系统等。
高级配置听起来“高大上”,实则是为了让大家有更好的体验。主要有偏环境营造类的香氛装置、除湿机、音乐播放器等,还有偏技术类的PM2.5传感器、VOCs传感器、自动感应节水系统、源分离免水冲系统、发泡式微生物降解系统等。
智能厕所的建设导则虽然刚刚出炉,但上海在这方面的探索已有一些年头。上海的智慧厕所最早出现在普陀,2016年开始,普陀为配合主题厕所的改建开始了长达两年的探索,在厕所内增设了移动触摸终端,加强对厕所考勤、报修等基本工作的服务。
2018年起,普陀、静安、黄浦逐步铺开,杨浦、闵行、松江、宝山、青浦、崇明等小范围试点。由于缺乏相应的标准,各个建设方提供的产品不尽相同,主要都围绕人流统计、厕位监测、异味检测、易耗品检测等方面着手开展。
目前,上海约有150个智慧厕所。智慧厕所的建设体现了上海服务的温度,也是精细化管理的升级。
普陀智慧公厕覆盖面大,全区80%的公厕已纳入统一的信息化管理,基本实现用户管理、人员考核、设备报修、公厕自查和质监记录等功能,前端和后台数据同步,实时传输;杨浦在去年打造了4座智慧公厕,能够实现线上基本作业操作、满意度测评、环境指标测评,还可以监控公厕人流量、蹲位使用情况、水电消耗值等;静安区上海火车站南广场东智慧公厕不但实现了公厕人流、气味、蹲位使用、温度、湿度和天气状况等数据的直观展示,同时也注重自我管理与公众服务,提供了附近公交、公厕查询、景点介绍、服务热线、音乐播放、公厕评价和公厕管理的功能;嘉定北汽车站智慧公厕合理分布空间,不但有男、女公厕和第三卫生间,还单独设置了母婴室。此外,该公厕还具备客流、评价、室内空气质量、紧急呼救等各项数据的分析功能;青浦北箐园公园智慧公厕除基础数据的智能化展现外,在外观设计和硬件设备上更下功夫,该公厕墙面采用垂直绿化,顶部采用透明玻璃,内部设置智能驱鼠器、智能香氛机、人脸识别取纸机、空调和绿植,如厕体验良好。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转载请注明出处。若需了解详细的安防行业方案,或有其它建议反馈,欢迎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