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转载请注明出处。若需了解详细的安防行业方案,或有其它建议反馈,欢迎联系我们。
当前,中国安防正处于转型升级、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既遇到了从未有过的大好形势,也面临遇到了从未有过的复杂局面。挑战与机遇并存。中国安防应勇于挑战自我,迎难而上,拥抱新时代,中国安防必将迎来美好明天。
10月25日,浙江省安全技术防范行业协会发布《新时代的中国安防》白皮书。安防展览网作为行业媒体首发,内容如下:
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国进入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使人民群众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创造安全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既是新时代公安工作的方向,也是对新时代中国安防提出的新要求。
经过40年发展,在政府主管部门的领导下,中国安防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预防和打击犯罪、反恐与应急,以及服务民生等方面都发挥出了重要作用。当前,中国安防正处于转型升级、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既遇到了从未有过的大好形势,也面临遇到了从未有过的复杂局面。挑战与机遇并存。中国安防应勇于挑战自我,迎难而上,拥抱新时代,中国安防必将迎来美好明天。
为此,浙江省安全技术防范行业协会特邀请公安部第一研究所李仲男研究员执笔编写《新时代的中国安防》白皮书,从外部环境、政策目标、技术发展等方面进行深度解读,论述了“什么是新时代中国安防”,提出了新时代中国安防的发展目标和指导方针,探讨了未来发展路径。
该白皮书的部分内容已于10月10日召开的2019智能安防工程师大会上对外发布,现予以摘要刊载。其他内容也将陆续发布,供行业各方分享。
以下为内容摘要:
安防技术的升级转型
中国安防正处于深化改革、升级转型的关键时期,遇到了从未有过的大好形势。安防的社会需求不断深化;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安防技术产生了质的提升;安防的社会地位得到认可,有了新的定位、新的内涵。安防发展有了新的动力。
同时,中国安防也遇到了从未有过的复杂局面。新常态下,经济下行压力逐渐加大;供给侧改革尚未完成,很多安防制造企业处于困难状态;安防技术建立了新的知识体系,一系列重大课题难题摆在面前,暴露并凸显了技术短板。
然而,挑战与机遇并存。安防行业应加快深化改革,补足短板,破解难题,在实现升级转型后,必将迎来重大的机遇和美好的前景。
(一)发展历程
中国安防经过40年的发展历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开创期:形成了安防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以及以探测技术为核心的技术体系,体现了安防的基本特点。
发展期:安防的社会意义得到普遍认可,成为社会的刚性需求。在电视技术的拉动下,形成了以视频监控为核心的技术体系和相应的特色产品,如安防摄像机,微波、红外双技术探测器等。安防行业达到一定规模,制造业开始起步,但主要产品仍以进口为主。
转型期:形成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技术体系。安防制造业成长壮大,成为全球视频产品生产的第一大国,开发了安防独特的核心技术、产品(摄像机、存储)。安防系统实现了信息化,显现出现代安防系统和理论的基本构架。
在安防转型期,开展了三次重大实践活动:
一是平安城市建设,即公安基础信息系统建设。开始了城市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在这个过程中,安防开启了数字化的进程,提出了网络化、智能化的概念。
二是3111试点工程,即安防系统三级联网试点工程。确定了网络化安防系统的基本架构和应用模式,安防开启了信息化的进程,首次提出智能化的标志是对图像信息的自动解释。
三是雪亮工程,即正在开展的社会治安监控系统工程。以新一代信息技术落地应用和图像信息深化应用作为主要目标,将视频监控网延伸到村镇。在这个过程中,安防开始了云化的发展。
经过40年发展,安防技术确立了新的知识体系,成为公共安全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公共安全网的关键技术、组网应用的核心,以及全方位、立体化公共安全网的核心;安防系统将从应急体系向预警体系转变,从事件管控向风险管控转变,从静态探测向动态监控转变,从治安事件防控转变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已提升到国家安全的高度;安防行业与信息产业相互融合,共同打造智能产业,成为智能产业一张响亮的名片。
新时代的中国安防呼之欲出,是社会需求深化的要求,科技进步的必然,时代的呼唤。
(二)安防知识体系
安防技术实现了信息化,具有明显的信息技术属性和特点,新一代信息技术已成为它的基础技术。这表明安防技术发展到一个新高度,将成为独立的(交叉、边缘)学科。新知识体系的形成是社会管理系统信息化的必然,是技术融合的结果。
安防基础技术是知识体系中的最底层,包括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将支撑安防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1.云计算
是由观念创新所产生的信息技术应用的新模式和新业态、资源配置的新观念,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主要标志。通过虚拟化技术,把分散、分布的资源虚拟为一个巨大共享的资源库,进行自动、智能、灵活的调度和调控,并依托互联网实现开放、分布、并行的多任务、网格化计算。
应用云计算是大势所趋,是公共安全网、大数据及分布式存储的要求。云计算可以支持消费安防产品的发展,云服务是构建安防生态的核心。
2.大数据
是基于数据价值理解的新观念所产生的新业态。通过分析所有数据的共性信息,从而得到具有趋势性和预测性的信息。这一过程也称数据挖掘。
大数据的核心价值是预测,将为人类生活创造前所未有的可量化的维度,使人们具有更强的洞察发现力、判断决策力和流程优化能力。大数据可以解决巨量的计算,实现非结构化数据和半结构化数据有效的、快速的处理。
在安防系统中,大数据可以对安防系统风险评估、构建城市空间图像、实现空间预测调节等提供帮助,还可以提供实时、并行、同步的大量数据的确处理。
3.物联网
互联网实现了计算机的互联。由此引申,通过物与物的互联实现对物质世界的深刻感知,进而产生了物联网。通过真实、透彻的感知,宽带、泛在的互联,把现实世界映射到虚拟世界,把人类社会的活动用技术系统来表达,把物与物、物与人的关系用机器的语言来解释。
这样的结构必然引起社会管理系统、安全监管系统革命化的变革。将独立、单一的监管平台提升为开放、多元的综合平台,可以提高效率,降低社会成本,做到在实现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对人的安全行为、物的安全状态、环境状态及管理进行监管,体现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本质安全的内涵。在这种结构的基础上,进而形成了全方位、立体化公共安全网。
智能物联网,通常是指以“云”为平台,以传感网作为边缘域,以软件定义设备作为边缘域节点的物联网。由此可见,智能物联网的关键要素是:
智能感知:采用软件定义产品,通过融合其它手段实现真实透彻的感知,保证系统数据的质量。
物信融合:实现物联网和其它信息网络的连接(融合),实质是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的融合,构成大数据的基础环境。
人工智能的赋能:在各要素中通过人工智能的应用,提高数据的质量,提高系统的效率。
数据挖掘:系统应该挖掘数据的价值,实现数字化转型。
4.人工智能(AI)
是计算机科学的分支,即模仿人思维的信息过程,生产能与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从编程技术到机器学习,再到深度学习,机器学习能力有了极大地提高。特别是深度学习,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研究,模拟人脑的机制来解释数据。这种方式特别适于解释图像、声音、文本这类非结构化数据,导致了人工智能的大爆发,促进了特征识别技术的突破,如已普遍应用的人脸识别。声纹技术、文字识别技术在未来的深度应用也值得期待。
人工智能应用于安防的方方面面,从功能、设备到系统,主要有:实现功能的自主化;提高动作的精确性和效率;提高系统的决策能力。所有应用的实质是,人工智能可以把信息转化成数据,为大数据提供丰富、完整的数据资源,提高特征识别的效率和准确率。因此,实现数据或者实现图像信息的深化应用是人工智能的核心价值。
5.技术相关性
通常将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并列,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象征,其实它们是不同层面的概念。云计算是资源配置的新理念,是系统架构、模式的创新;大数据和物联网,是在云环境上实现的应用;人工智能则是上述系统、应用的基础支撑技术。
这些技术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说到其一,必涉及其它。这反映了它们共生共长、相辅相成的关系。这是技术融合的结果,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
智能物联网则是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应用典范性的成果,是构建全方位、立体化公共安全网、社会管理系统的最佳技术途径。
(三)数字化转型
社会经济的数字化转型是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必然,是社会公共事务管理和社会治理系统信息化的高级形态。不同于电子技术的数字化、安防技术的IT化、信息系统的“云化”等技术层面上的重大变化,数字化转型将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全局性、根本性的重大变革。
1.产业的数字化转型
产业数字化转型核心是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特别是智能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的应用(赋能),挖掘数据的价值、释放数据的能量,把数据资源转化为数据资产,从而促进产业、企业的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产业数字化转型将极大的提升产业、企业的创新能力,提高技术与产品对市场的敏感性,促进供给侧改革,增加高端、高质量供给;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数字化转型是对“中国制造2025”的新解释。数字化转型将赋予智慧城市、平安城市、社会公共事务管理和社会治理等建设项目以新的内涵,提供新架构、新技术及新产品的支持。例如,智慧城市不是通常意义的工程项目,也不能由一个或几个项目涵盖。智慧城市的六大基础设施及八大应用系统都属于社会公共事物管理和社会治理系统。这些系统的信息化就是数字化转型。可以说,数字化转型将创造新的城市形态――智慧城市。产业数字化转型将为信息、安防等产业开拓新的、无限广阔的市场领域。
2.安防行业的数字化转型
安防正处于传统与现代的交汇期、转型期。数字化转型将促进和加快这个转变,这个过程也将赋予智能安防(监控)新的内涵。
安防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可分为两个层面:
一是安防行业、企业的数字化转型。通过采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充分挖掘数据的价值,释放数据的能量,完成行业、企业的供给侧改革和转型、升级,实现行业发展的创新驱动,增加对安防市场的高端供给,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提供,激发和促进安防需求的深化和扩展。
二是安防技术、安防系统的数字化转型。通过安防技术和安防系统的应用,促进社会相关行业、领域的数字化转型,特别是社会公共事务管理和社会治理领域的数字化转型,将产生新模式、新应用和新业态。
视觉是获得信息(数据)最有效的感官,视频是获得量最大、信息量最大的数据资源。视频监控系统在本质上,就是图像信息采集系统。摄像机是视频感知或智能终端;视频监控是智能物联网,通过与信息网络的融合―物信融合、数据融合,实现图像信息的数据化。
安防系统是视频监控应用最普遍、成熟、有成效的领域,安防技术,特别是视频技术,必将成为各相关领域、产业数字化转型最佳技术途径。视频监控系统将不再是传统的、以目视解释(图像信息)为基本功能的、实时状态监控系统,而是对城市状态进行综合感知,并经过数据挖掘进行安全状态风险预测的动态管理系统,是数据感知和处理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的价值不只是来自对图像的观察,而是来自对数据的挖掘。
因此,数字化转型既是安防行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也是安防行业面对的新挑战。社会经济的数字化转型将成为安防行业新的市场领域和发展的新机遇。
3.智慧警务
警务信息化建设涉及到打、防、管、控等公安业务的方方面面,各系统的目标、功能和技术结构存在不同要求。通过数据挖掘,释放数据的能量,获得趋势性和预测性的(深层)信息,实现洞察微末、预测趋势(风险评估),优化警务成为警务信息化建设的当务之急。数字化转型也是公安业务智能化(智慧警务)建设的必由之路。
智慧警务,是将警务活动的各要素(人、物、机、状态及过程)抽象为“物”,通过构建覆盖警务活动全过程的物联网,对“物”的实时感知、准确辨识与定位,从而将警务活动映射到虚拟世界,变被动防范为主动监控,改进和完善过程控制,实现及时反应和主动改善,消除不良状态和隐患。智能系统依据数据挖掘中获得的信息,来增强警务优化的科学性、准确性和有效性,实现经验+数据=智能。
智慧警务是安防系统数字化转型的典范,是警务改革的重要基础条件,也是安防重要的市场领域。
赞 (0)
安防在线,扎根安防行业,致力于推动安防行业智能化。
欢迎关注:安防在线 ,公众号:anfang_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