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大陆发布终端 AI 芯片,端云联手聚焦安防

BM1682 芯片于 2018 年一季度量产发布,峰值算力达到 3TFlops,功耗为 30W,是比特大陆面向深度学习领域推出的第二代人工智能芯片,可脱离 X86 CPU 单独存在,支持客户二次开发,拥有单芯片八路H.264、H.265解码能力,支持视频图像后处理硬件加速,支持以太网、PCIE的多芯片互联,易于横向扩展;相比第一代拥有更高密度的特点,实际性能大幅提升。

    10月17日,比特大陆正式发布终端人工智能芯片 BM1880,一同发布的还有基于云端人工智能芯片 BM1682 的算丰智能服务器 SA3、嵌入式 AI 迷你机 SE3、3D人脸识别智能终端以及基于 BM1880 的开发板、AI模块、算力棒等产品。


由云到端, 9个月迭代芯片产品


比特大陆发布终端 AI 芯片,端云联手聚焦安防

比特大陆第二代云端AI芯片BM1682


BM1682 芯片于 2018 年一季度量产发布,峰值算力达到 3TFlops,功耗为 30W,是比特大陆面向深度学习领域推出的第二代人工智能芯片,可脱离 X86 CPU 单独存在,支持客户二次开发,拥有单芯片八路H.264、H.265解码能力,支持视频图像后处理硬件加速,支持以太网、PCIE的多芯片互联,易于横向扩展;相比第一代拥有更高密度的特点,实际性能大幅提升。


基于BM1682芯片,比特大陆研发了深度学习加速卡 SC3、智能服务器 SA3、人脸识别服务器 SS3-C3和嵌入式AI迷你机SE3等,广泛应用于安防、互联网、园区等领域。


比特大陆发布终端 AI 芯片,端云联手聚焦安防

比特大陆终端AI芯片BM1880


BM1880 芯片于 2018 年 7 月成功流片,是一款聚焦于边缘应用的深度学习推理人工智能芯片,可为 8 位整数运算提供1TOPS 算力,在 Winograd 卷积加速下,支持高达 2TOPS@INT8,特殊设计的 TPU 调度引擎能有效地为所有的张量处理器核心提供极高的带宽数据流。芯片内含 2MB 内存, 可以为性能优化和数据重用提供最佳的编程灵活性。同时,BM1880也为用户提供了强大的深层学习模型编译器和软件SDK开发包,Caffe、Tensorflow等主流深层学习框架可以轻松地移植到 BM1880 平台上,常见的 CNN/RNN/ DNN 等神经网络模型也均可运行。


BM1880芯片可以作为深度学习推理加速的协处理器,也可以作为主处理器从以太网接口或USB接口接收视频流、图片或其它数据,执行推理和其他计算机视觉任务;其它主机也可以发送视频流或图片数据给BM1880,BM1880做推理并将结果返回主机。


此外,官方还透露了下一代云端芯片BM1684的进展。BM1684预计在年底时推出,性能大幅提升,基于此芯片的服务器SA5支持视频结构化路数也将大幅提升,远超同类产品。


聚焦 AI + 安防


比特大陆算丰智能服务器SA3基于第二代人工智能芯片BM1682研发,其中SA3-23服务器为19英寸标准2U高度的高密度服务器,携带3个智能处理单元,每个单元含6颗BM1682。据介绍,SA3主要有以下几点优势:


第一:高性能 。SA3内部采用多个BM1682芯片的互联集群式架构,拥有低功耗的主控技术,提供集群管理、任务作业调度、负载均衡、视频图像API接口等服务,具备海量视频数据的并行计算能力,稳定、可靠、及时响应外界请求,具备可管理性。


第二:高能效比 。基于BM1682的SA3服务器,相比传统厂商依靠GPU通用图形处理器而设计的服务器,具备更高的性能功耗比,使其在满足高性能视频分析的同时,降低了功耗,性能功耗比提升了2倍以上。


第三:高计算空间密度 。智能服务器SA3在提供超强算力、降低整机功耗的同时,也大大降低了计算的空间密度。相比于行业算力相当的主流4U服务器,SA3所具有的2U高度,在实际的机房部署中占用更小的机柜空间,能让客户选择更灵活的部署方案,从而减少了在数据中心部署的总体拥有成本(TCO),达到为行业赋能的同时,降低使用成本。


值得一提的是,SA3视频结构化服务器(2U)能够支持的视频结构化路数达到90路,性能超过传统行业服务器(基于GPU)2.2倍;人脸识别方面性能达到传统服务器3倍(基于GPU)。


比特大陆发布终端 AI 芯片,端云联手聚焦安防

算丰智能服务器 SA3


同时,比特大陆也在积极拓展智慧园区市场,用 AI 赋能园区场景。基于 BM1682 的嵌入式 AI 迷你机 SE3, 体积小巧,尺寸仅为 210mm*115mm*45mm,其单精度峰值运算力可达 3 TFLOPS,额定功耗为 60W,单台设备可支持4路动态或10路静态人脸识别,。


比特大陆发布终端 AI 芯片,端云联手聚焦安防

嵌入式AI迷你机SE3


另外,比特大陆还推出了3D人脸识别智能终端,具有极高的安全级别,提供3D人脸识别、声纹识别、语音识别等多重系统级生物识别验证技术, 解决传统生物识别技术因误识率高、非活体攻击,及防伪能力不足而产生的安全性问题,也是业内业界首款支持多模混合型生物识别的3D人脸识别智能终端。


比特大陆发布终端 AI 芯片,端云联手聚焦安防

3D 人脸识别智能终端


数款 AI 终端齐发


云端 AI 芯片之外,比特大陆也在积极拓展新的产品线,围绕终端 AI 芯片 BM1880,一次性推出了多款用于边缘计算的 AI 终端。


算丰边缘计算开发板专为各种需要强大深度学习能力的边缘计算应用而设计,利用其快速且完整的原型设计,可以迅速帮助开发者完成各种类型的应用程序开发。算丰边缘计算开发板内含 BM1880芯片,同时支持 Arduino 和 Rasperry Pi 的开发模块。开发人员可以利用现成的模块来开发领先的深度学习或机器视觉相关应用程序,包括人脸检测和识别、脸部表情分析、物体检测和识别、车牌识别、声纹识别等。


比特大陆发布终端 AI 芯片,端云联手聚焦安防

边缘计算开发板


除此之外,比特大陆还设计了两款通过USB 界面、为各种边缘应用使用的AI模块和AI算力棒。两款产品均内含 BM1880芯片,通过USB接口,为传统产品增添 AI 功能,可应用于智慧工控机、机器人、工业计算机等产品上。


比特大陆发布终端 AI 芯片,端云联手聚焦安防

USB人工智能算力棒


今年九月,比特大陆(BitMain)在港交所披露了招股说明书,中金公司(CICC)为独家保荐人。比特大陆上半年营收 28.45 亿美元,净利润 7.43 亿美元,同比增长近 8 倍。经调整 EBITDA 为 11.52 亿美元。


据悉,在安防方面,2018年比特大陆与福州市签署城市级战略合作协议,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助力福州的智慧城市、平安城市建设;此外在其他省市的安防与人工智能项目中,比特大陆产品也有陆续落地。


在园区方面,比特大陆提供的人脸识别解决方案连续为“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以及“第20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等大型展会服务,服务多达 40 万人次。目前,比特大陆 AI+园区的产品与解决方案已经广泛应用于工厂、产业园、写字楼、新零售等多个场景,并与高端房地产公司密切合作。

比特大陆发布终端 AI 芯片,端云联手聚焦安防
阅读剩余 83%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转载请注明出处。若需了解详细的安防行业方案,或有其它建议反馈,欢迎联系我们

(0)
小安小安

相关推荐

  • 天数智芯即将推出推理产品智铠系列

    截至目前,天数智芯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得到了很好的市场回馈,累计触达客户300家,通过天数智芯自主创新GPU,实现超过100家落地应用。

    2024年2月15日
  • TTS技术和移动互联技术 打造城市安全督导

    宇音天下凭借人工智能的前沿技术―TTS技术(语音合成技术)和移动互联技术的结合来打造城市安全督导—-非法行为全民监督播报系统(简称:播报系统)将很好的解决了这一社会问题。

    2024年7月27日
  • 云知声推出首款AI芯片:打造系统级物联网解决方案

    相较于传统芯片,云知声推出的定制化AI芯片场景更加明确,AI算法也相对更加固定,因此在硬件设计上更加专门化,相对通用芯片UniOne的性能最高能够提升50倍左右,而且功耗更低、体积更小,成本也相对更低,对于优化物联网终端设备的性能同时拉低设备价格有着比较显著的意义。

    2024年1月27日
  • 上海人工智能产业有多强?这里有一些数字和一大波企业

    7月4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从上海市经信委获悉,截至2020年,上海人工智能重点企业1149家,全年规上产业规模达到2246亿元,实现50%左右逆势增长,行业复苏态势明显,2018-2020年年均增速29.5%。

    2024年4月9日
  • 人工智能加速落地迎来历史新契机――嘉楠科技人工智能芯片“勘智”新品成功发布

    智能家居、工业自动化、教育、农业、医疗等领域都对设备端实时、离线的机器视觉与听觉功能有强烈的需求,勘智K210仅需一颗芯片即可支持。除了常见的智能家居、玩具应用外,勘智K210甚至可以应用于农业监控、生产管理、现场环境监控、病虫害监测、农业设施设备自动化控制,实现农业生产环节等涉及海量数据采集与精准控制的领域。

    2024年1月30日 资讯
  • 监控摄像机CCD传感器核心技术发展趋势

     第一种是特殊CCD传感器,如红外CCD芯片(红外焦平面阵列器件)、高灵敏度背照式和电子轰击式CCD、EBCCD等,另外还有大靶面如2048×2048、4096×4096可见光CCD传感器、宽光谱范围(紫外光→可见光→近红外光→3-5μm中红外光→8-14um远红外光)焦平面阵列传感器等。目前已有商业化产品,并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2024年4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