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星科技行进中虹膜识别产品首亮相 以颠覆性创新引领生物识别行业变革

本次展会上,由虹星科技自主研发的行进中虹膜识别设备尤为受到关注。该款设备命名为G600,是国内首款实现了行进中状态完成高效虹膜身份验证的硬科技产品,该设备识别距离远,需求配合少,用户无需站在固定识别点,在移动状态下也能流畅完成精准识别,技术先进性和用户体验感大幅提升。

2018年中国国际社会公共安全产品博览会日前落下帷幕,中科院自动化所科技成果产业化团队虹星科技的多款尖端远距离虹膜融合识别产品在展会上惊艳亮相,受到了与会行业专家、企业和媒体的广泛兴趣。截止本届展会结束,虹星科技已与170余家海内外客户达成了签约合作意向,涉及智慧出行、安防、金融等领域,并吸引了同业的Iris ID等国际知名厂商拜访参观。


本次展会上,由虹星科技自主研发的行进中虹膜识别设备尤为受到关注。该款设备命名为G600,是国内首款实现了行进中状态完成高效虹膜身份验证的硬科技产品,该设备识别距离远,需求配合少,用户无需站在固定识别点,在移动状态下也能流畅完成精准识别,技术先进性和用户体验感大幅提升。


在技术架构上,虹星科技G600搭载了高清成像系统,运用高效的核心算法,可快速定位到清晰的虹膜纹理区域,进而提取出具备高区分力的特征码。在保持与传统静态虹膜识别精度相当的前提下,用户只需在其设备前正常前行,视线注视灯带即可完成识别,操作便捷,数据准确。


谭铁牛:实现“很好用”的体验提升,中国将成为虹膜识别全球领跑者


在指纹、人脸识别应用爆发的今天,更具优势的虹膜识别技术也已蓄势待发。虹膜识别过程首先需要把虹膜从眼睛图像中分离出来,再进行特征分析,虹膜是除DNA鉴定外所有生物识别技术中最为精确的验证手段。


虹膜识别技术被普遍认为是最具有发展前景的生物认证技术,具有高安全性,可用于安防、国防、电子商务等多种领域。目前,我国已形成北京为主虹膜研发生产聚集地,而虹星科技作为中科院自动化所孵化的高科技公司,更成为全球少数几家掌握了虹膜识别核心算法的企事业单位之一。


中国科学院谭铁牛院士在谈到我国虹膜识别技术的应用前景时,也抱持着乐观的态度:“人工智能自1956年确立概念后,已历经了60多年的发展,许多技术都迎来从‘不能用’到‘可以用’的拐点,人工智能产业开始迈入黄金时期。”


“我国虹膜识别技术的自主研发事业,也在近二十年的迭代更新后,从无到有并逐步跻身国际前列,实属不易。我国科研人员在前行道路中完成的多项技术攻关,已为虹膜识别规模产业化奠定了扎实的技术基础,行业发展潜力巨大。倘若这些技术能在产品落地中实现‘很好用’的提升,那我们甚至有望成为全球领跑者。”对我国虹膜识别产业的技术升级之路,谭铁牛院士寄予了厚望。


孙哲南:行进中虹膜识别的落地,具有深厚战略意义


传统的虹膜成像模式存在成像和认知计算分离问题,即成像和识别算法尚未一体化。目前的研究方向便是,在成像过程中,引入认知任务的驱动,比如在成像过程中采用动态可变的传感框架,可以自适应选择最优波段、成像光学参数、计算成像算法等,对运动的目标主动式成像。


为此,虹星科技此前也在研究新的成像模式――感知协同。成像过程中能引入一些认知任务的驱动,比如在成像过程中采用动态可变成的传感框架,可以自适应选择最优的波段、成像光学参数、最优的计算成像算法,对一个运动的目标进行主动式的成像。但现在主要是解决一些挑战性的问题,譬如如何扩展景深、如何远距离成像,如何多目标、多模态等。


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孙哲南研究员表示,目前针对虹膜识别技术开展的成像技术框架已和过往有很大区别:“针对虹膜图像的研究已经有近20年历史,第一步解决了从无到有,近距离高清虹膜图像采集问题;第二步是从单目到双目;第三步将解决识别远近难题;第四步则可以将识别形态从固定深化到移动阶段。”


远距离虹膜识别技术的出现,标志着虹膜识别技术跳脱煤矿考勤和门禁等传统领域应用,解决了限制虹膜识别发展的技术难点。虹星科技此次推出的行进中虹膜识别产品,无疑将虹膜识别推入“很好用”的全新体验阶段。


孙哲南研究员对此给予了高度肯定:“行进中虹膜技术的应用落地,是虹膜应用研究上一项具有深厚战略意义的重大突破。虹星科技作为中科院自动化所孵化的高科技企业,能将所内成熟的技术积淀实现高度产业化,我很期待它接下来给人类生活带来的改变。”


虹星科技,无证精准身份识别方式的新时代领跑者


可以说,虹星科技推出的远距离虹膜人脸融合识别设备,即为对现今市场上多模态识别产品的一个强势补充。此次行进中虹膜识别产品的问世,更是对于整个生物特征识别行业的一次技术创新改造,填补了国内在该领域的空白,同时有望颠覆整个产业的发展认知。


该款技术设备未来在公共安防、金融支付、人居安全等领域都大有可为,可为智慧城市建设等行业提供精准智能身份识别及多维度视觉数据采集、大规模身份信息管理的整套解决方案。下一步,虹星科技将打造一个以大规模人群出行为对象,覆盖门禁出入、智能停车、金融支付在内的广泛商业版图,把虹星科技打造成真正无证精准身份识别方式的新时代领跑者。

虹星科技行进中虹膜识别产品首亮相 以颠覆性创新引领生物识别行业变革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转载请注明出处。若需了解详细的安防行业方案,或有其它建议反馈,欢迎联系我们

(0)
小安小安

相关推荐

  • 新技术驱动 视频监控生态链组成趋于完善

    按照功能和用途,安防产品可以分为监控、探测、防护等等,而视频监控则占据了其中大头部分。此前有数据显示,我国安防设备市场中,视频监控产品的市场份额达到了50%以上,成为构建安防设备系统的核心产品。不管是传统安防市场,还是现如今的智能安防、AI安防市场,视频监控摄像头的地位一直没有变化。

    2024年4月4日
  • 广东省校园安全监控系统覆盖率仅为60%

    近日,广东省教育厅安全处发布通知,广东省校园安全监控覆盖率仅为60%,市场缺口高达10万套安防设备,这也引发了其他省市的连锁反应。据了解,广东省是国内安防设备生产和应用大省,其校园安防系统覆盖率刚刚达到60%,其他城市市场缺口更大。

    2024年9月15日
  • 用户如何安装家庭防盗报警系统

    家庭防盗报警器是用物理方法或电子技术,自动探测发生在布防监测区域内的侵入行为,产生报警信号,并提示值班人员发生报警的区域部位,显示可能采取对策的系统。

    2024年4月12日
  • 看海康 大华如何应对资本寒冬

    CPS中安网调研上市公司及新三板企业前三季度财务数据显示,近30家企业业绩增长趋势开始放缓,有的企业出现了负增长甚至亏损情况。以海康威视为例,2018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3.96亿元,同比增长20.2%,而去年同期净利润同比增长26.82%。

    2024年4月4日
  • 医院安防设备选型及运维方案

    导读:医院安全保障方面提供统一管理的智能化安防系统,由视频监控、入侵报警和门禁管理系统相互配合,加上员工防侵袭(Red Alert)和婴儿防盗标签系统,通过监控平台,把各子系统无缝集成。

    2024年1月18日
  • 医院安防“人防”系统的解决方案分析

    导读: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国民的医疗投入了倾斜性的政策支持,尤其是城乡医疗保险政策的落实,解决了很多人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谈医色变的情况逐步得到好转,但在医疗资源分配上仍存在很大的不平衡,在一些制度管理欠缺的医院,还是会出现“医托”等医院“牛皮癣”现象出现。虽说医院是救死扶伤之所,但毕竟医生也不是万能的,稍有不慎也会引发各种医疗事故,这也是各家医院一直在努力完善之处。当前,众多医院纷纷建立各种严格的监督管理制度,力求将医患纠纷的发生率降至最低点。

    2024年1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