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脸识别机器人亮相办公楼宇,员工打卡签到轻松实现

自从各行业将AI技术作为一项智能工具广泛应用于业务场景中,我们就经常能在生活中见到各类新奇的黑科技。

【安防在线 www.anfang.cn】这当中,机器人无疑是最为引人关注的一种应用,其种类也十分丰富,比如餐饮机器人、政务机器人、酒店机器人、农业机器人、军用机器人等等。当然,普罗大众更常见的无疑是服务型的机器人。

生活中,我们经常看见迎宾机器人出现在银行、展会、酒店、活动甚至婚礼现场等公共场合。相比于传统的人工服务,这种智能大厅迎宾机器人能够通过人脸识别技术识别来人身份,提供专属的问候语,从而提升服务质量,并且可替代人工从事重复繁琐的工作。

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办公楼宇中,当员工来到公司上班,智能迎宾机器人已自动打出带有你名字的欢迎语……智能化迎宾的其中一个关键,就是要解决访客身份识别的问题。而“看脸”是分辨人类身份最可靠最直接的方式――人脸识别技术的成熟能够彻底颠覆传统迎宾模式,让人们真正的感受到“宾至如归”。

人脸识别机器人亮相办公楼宇,员工打卡签到轻松实现

例如近期一台人脸识别机器人对某公司的工作人员进行自动智能化扫描、签到、打卡,对于员工的工作时间管理和培养起到很好的监督、执行效果,同时公司工作人员更喜欢与这台机器人互动交流,活跃公司气氛,让员工喜欢工作,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像该公司的这台人脸识别机器人事实上已经完全取代了前台的工作,类似迎宾、互动、引导、讲解、介绍、宣传等工作,它都可以完美的解决。在对公司的用人成本上能够大大的节省之外,还能够提升高端公司企业的软实力,提升品牌形象,服务高端智能公司企业!在迎宾上,更是能够给来访的顾客进行迎宾接待、智能讲解、推广宣传。

机器人服务中,人脸识别是实现可视化操作的重要一环,它能够在记录人脸数据后对在此到访的客户或者员工进行人脸核验,准确识别处客户所对应的信息,进行客户智能迎宾接待,报道签到等。而要实现这样的功能并不难,市面上已经有很多公司在提供此类技术。比如虹软视觉开放平台,该平台可以提供全套且免费的“离线人脸识别SDK”,不管是个人开发者、团队还是企业用户,都可以零成本地使用AI技术。

融合其他人工智能技术,打造出人脸识别迎宾机器人,提升客户体验感的同时提升公司效益,可谓一举两得,对人脸识别技术感兴趣的朋友可自行搜索“虹软视觉开放平台”,了解更多详情。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转载请注明出处。若需了解详细的安防行业方案,或有其它建议反馈,欢迎联系我们

(0)
小安小安

相关推荐

  • 广州斥24亿再建20万个视频探头

    广州市政府常务会议8日审议通过了《广州市社会治安与城市管理智能化视频系统建设规划(2013―2016年)实施方案》。根据方案,广州将投资24.22亿元,建设20万个视频图像采集点,打造集社会治安与城市管理于一体的高清智能化视频系统。

    2024年9月15日
  • 重庆主城公交车智能终端已上线 移动监控等技术应用

    “通过智能化建设,大大提高了公交车辆调度效率。”饶明华表示,以前公交排班调度主要是人工操作,执行固定排班顺序,机械重复且效率低下。现在通过大数据等科技手段实现智能化调度后,可根据实时客流需求自动生成发车计划,基于高峰满载率和最大客流等条件,自动计算符合准载率的发车时刻表,有效提高调度效率和乘坐舒适度。

    2024年4月18日
  • 人工智能标准化建设加速 超级智能时代何时到来?

    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我们的生活。人脸识别、智能语音助理、无人驾驶、智能机器人……一个个人工智能应用落地并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

    2024年4月5日
  • 智能产业产品展将亮相“5・18”经洽会

    作为今年“5・18”经洽会的重要活动之一,智能产业产品展分人工智能产业和先进装备制造两个展区,5月18日将通过线上虚拟展览形式举行。

    2024年4月13日
  • 交通设施智能监测领域有望成为传感器的新增长极

    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交通运输行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性行业,我国目前已形成了江海联动、海铁联运、水陆并进、空港衔接“四位一体”的现代立体交通格局,交通基础设施呈现点多、线长、面广的特征。

    2024年4月21日
  • 交通运输部等十三部门关于印发《交通运输大规模设备更新行动方案》的通知

    到2028年,船舶运力结构得到有效改善;新能源公交车辆推广应用持续推进;重点区域老旧机车基本淘汰,实现新能源机车规模化替代应用;邮件快件智能安检设备广泛推广使用,寄递领域安检能力大幅提升;北斗终端应用进一步提升;交通运输行业碳排放强度和污染物排放强度不断降低,污染物排放总量进一步下降。

    2024年6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