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P物联网/工业4.0解决方案亮相工博会

近年来,全球数字化进程正彻底改变着企业设计、计划、制造、交付和运营产品与资产等供应链环节的业务流程。无论是德国“工业4.0”还是“中国制造2025”,对全套生产流程中供应链环节的创新已成为其革新所在。展会期间,SAP物联网/工业智能制造及智能互联物流两大重量级解决方案着重展示供应链中制造及交付两大环节的数字化发展趋势。

【安防在线 www.anfang.cn】2016年11月1日中国上海 ――第十八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China International Industry Fair)盛大开幕,SAP以“化繁为简,活力未来”为主题,携新一代“物联网/工业4.0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及“智能互联物流解决方案”两大重量级解决方案亮相工博会信息与通信技术应用展(ICTS),展示数字经济时代下新型供应链发展趋势。中国工程院主席团名誉主席、工程院院士徐匡迪,上海市市长杨雄等领导莅临SAP展位进行参观。

近年来,全球数字化进程正彻底改变着企业设计、计划、制造、交付和运营产品与资产等供应链环节的业务流程。无论是德国“工业4.0”还是“中国制造2025”,对全套生产流程中供应链环节的创新已成为其革新所在。展会期间,SAP物联网/工业智能制造及智能互联物流两大重量级解决方案着重展示供应链中制造及交付两大环节的数字化发展趋势。

SAP全球高级副总裁、SAP全球研发网络总裁、快速增长战略市场总裁柯曼先生表示:“伴随数字经济时代到来,物联网、大数据及云计算等技术正趋于成熟及规模化,促使以工业4.0为代表的基于物联网技术的互联解决方案纷纷成为现实,进而颠覆既有商业模式、业务流程、工作方式,对经济、社会和环境产生巨大影响。面对数字化变革,企业需要实现更高的互联性、智能化程度、响应能力和预测能力,从而构建以客户为中心的流程,具备生产和交付个性化的产品的能力,并协同业务网络中的全球业务伙伴,合作满足各种苛刻客户的需求。”

SAP物联网/工业4.0解决方案亮相工博会

SAP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展台

在SAP展区中,占地面积最大的SAP物联网/工业4.0智能制造解决方案示范生产线尤为引人注目。作为SAP中国研究院与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的联合创新项目,该系统基于SAP HANA内存计算平台,实现SAP系统和各种工业设备和装置的无缝集成,现场展出的示范生产线则以零部件的组装为背景,通过定制化积木搭建流程,模拟从消费者下单到制造商生产交付的个性化定制全过程。

SAP全球高级副总裁、SAP中国研究院院长李瑞成博士表示:“随着我国经济从投资驱动的经济到以消费和创新驱动的经济的转型推进,消费者越来越重视产品的个性化特征和品味。新一代SAP物联网/工业4.0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基于SAP全面的企业数字化产品框架,结合沈自所研发的智能控制系统可以动态、自适应地调整生产系统的结构、生产工艺顺序、机器人动作组合,攻克了传统刚性系统灵活性差的弊端,充分体现高度个性化定制、产线自主重构、生产装备预测性维护等智能工厂的优势特点,使生产制造企业能够应对高度定制化产品规模化、经济型生产的需求,从而提升企业竞争力,助力中国制造业尤其是离散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

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所长于海斌表示:“从最初的方案构想到如今新一代示范生产线落地展示,沈自所与SAP的合作取得丰硕成果。希望通过双方的合作,进一步促进我国自主核心技术与德国智能制造技术的对接,推动中国工业物联网标准与德国企业管理软件标准的对接。为探索适应中国现状的智能制造技术标准体系和针对个性化定制产品快速、规模化生产的新模式,推动离散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SAP物联网/工业4.0解决方案亮相工博会

SAP智能互联物流解决方案展台

在SAP展区的另一侧,SAP智能互联物流解决方案,则通过沙盘案例展现供应链管理中交付环节的数字化创新。它以实时洞察的信息,在企业内外部物流及订单履行流程中,平衡客户服务水平与产品交付的物流成本,在降低全局运输成本的同时,保证卓越的客户满意度。从而帮助企业对整个供货网络中的各种物流流程实现集成并灵活协调的管理,覆盖国内及海外运输,采购收货,客户发货,厂内物流等各个方面,最大化提升物流执行速度及效率,并保证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同时,实现物流网络中业务伙伴互联,实时追踪和追溯物流交付流程。

关于SAP

作为全球领先的企业应用软件解决方案提供商,SAP(NYSE:SAP)可帮助各种规模以及各行业领域的公司企业实现更加卓越的运营。从企业后台到公司管理层、从工厂仓库到商铺店面、从电脑桌面到移动终端――SAP助力用户和企业更加高效地协作,同时更加有效地获取商业洞见,在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SAP应用和服务能够确保335,000多家客户实现运营盈利,持续的自我调整以及稳步增长。如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www.sap.com/china。

关于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是我国从事智能制造技术领域研究与开发的国立科研机构和“领头羊”。上世纪80年代,沈阳自动化所在国内率先开展机器人技术研究,研制出“蛟龙号”、“潜龙一号”、极地科考机器人等一大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成果,创造了中国机器人发展历史上20多项第一的纪录。作为机器人技术国家工程中心、机器人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依托单位,沈阳自动化所于2000年,实现了工业机器人产业化,成立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对推动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近年来,又在国际上积极引领工业物联网、智能制造等领域的技术创新,通过IEC批准,先后取得了两项工业物联网领域的国际标准(WIA-PA:工业无线通信世界三大标准之一,WIA-FA:面向工厂高速无线通信的世界唯一标准),构建出完整的工业无线物联网技术与产品体系,引领了中国工业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发展势头迅猛,是我国发展智能制造依托的重要科研力量。

阅读剩余 38%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转载请注明出处。若需了解详细的安防行业方案,或有其它建议反馈,欢迎联系我们

(0)
小安小安

相关推荐

  •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采购智能制造虚拟现实仿真教学工作站项目中标公告

    一、项目编号:HUE2023-XM009/ZB0104-202211-ZCHW0812(招标文件编号:HUE2023-XM009 (ZCHW0812)) 二、项目名称:湖北第二师范…

    2024年4月24日
  • 贵州省依托大数据产业 拓展人工智能发展

    如果把人工智能比作一顿科技大餐,那么海量数据、技术……就是这顿大餐的原材料。回顾大数据的相关知识点,你就会发现,人工智能其实就是一种分析挖掘大数据的方法,也就是大数据挖掘技术的一种,但是更加高端,效率更高。贵州省基于在大数据领域的优势,拓展人工智能领域发展。

    2024年6月16日
  • 国内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不断涌现

    名单中也有专业的智能硬件厂商,如过去专注数字音视频监控厂商海康威视,也从提供摄像机/智能球机、光端机、DVR/NVR、网络存储、视频综合平台、中心管理软件等全系列安防产品,向提供“软件+硬件+服务”转型,其最新定位是以视频为核心的物联网解决方案提供商,为全球提供安防、可视化管理和大数据服务。

    2024年1月27日
  • 300亿!北京发布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行动方案

    6月28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北京市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目标到2025年,北京市机器人产业创新能力大幅…

    2024年12月14日 资讯
  • 无人驾驶技术可用于完成排爆灭火高危险任务

    无人驾驶技术并不是我们想象的车辆自动驾驶,而是通过将一种基于自动控制技术的仿人驾驶机器人安装在车辆上,从而实现智能控制车辆自主行驶。除了民用汽车外,这种自动驾驶仪还可以安装在特种车辆上。装备自动驾驶仪的无人驾驶车辆可替代人在高危险环境下完成各种任务,比如排爆、灭火、侦察等,避免人员伤亡。

    2024年7月27日
  • “北京国际智能金融产业示范区”挂牌成立

    “北京国际智能金融产业示范区”的建立,对我国金融产业健康发展将起到科技引领、标准示范、产业促进的重要作用。与此同时,对于支持北京亦庄建设创新型产业集群和推动“中国制造2025创新引领示范区”和“三城一区”建设,支持高端制造业发展、构建高精尖产业结构,以及支持雄安新区建设将会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

    2024年4月15日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