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生物识别技术大为火热的背景下,英国一家超市九月份率先实现用指静脉识别完成支付成为全球首家允许购物者用该方式完成付款的超市。其实,不仅是国外,国内在2017年5月1日GB/T33135-2016《信息技术指静脉识别系统指静脉采集设备通用规范》的正式实施也引起了业内对指静脉识别的关注。在指纹识别、人脸识别、虹膜识别打得火热的情况下,指静脉识别的这一壮举是否将掀起另一场“腥风血雨”了呢?
指静脉识别是什么?
指静脉识别是通过手指静脉中的血红蛋白会吸收近红外线从而形成血管影像,通过传感器获取手指静脉图像,并经算法处理成特定的指静脉特征模板进行身份识别。它有别于指纹识别、人脸识别、虹膜识别的是其识别的是活体内部的信息为特征,被定义为是第二代生物识别。其优势在于不受身体表面破损、油污、出汗、起茧等的影响。而在安全性方面,指静脉识别因不需要完全接触,不会像指纹一样留下痕迹,又是内部信息不像人脸识别一样容易被复制,因此目前还没有被破解,即便未来有能力破解,也需要复制整个的指静脉模型在技术与成本上有很大难度。
指静脉识别从商用走向民用
指静脉识别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其发现可追溯到1983年,在日本、韩国的发展较为成熟,在银行ATM登陆、门禁、个人电脑登陆有较广泛的应用。在国内,也有指静脉识别技术的厂家。2008年指静脉识别在国内开始商业化的应用,到2016年占据生物识别市场3%的份额,而在此次的深圳安博会上,以指静脉识别技术为基础的指纹锁、安全柜等,将指静脉识别技术引向民用领域。
指静脉识别未来路还很长
指静脉支付、指静脉锁的应用,已经国内指静脉识别技术规范的出台,这些无不昭示着指静脉识别技术迎来了新的发展期,那么,其是否能像人脸识别、虹膜识别这样一炮而红呢?在笔者看来,尚待时机。一方面,指静脉识别技术的理论基础尚待完善,虽然其被认为是长期稳定的,但是否真的不会随年龄增长而变化,尚待验证;另一方面,指静脉识别技术的基础识别设备目前成本仍较高,是其全面推广使用的阻碍。而追随指纹识别、人脸识别以及虹膜识别发展的路径,指静脉识别技术当前仍处于起步阶段,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转载请注明出处。若需了解详细的安防行业方案,或有其它建议反馈,欢迎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