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刚刚结束的2018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5G技术无疑成为全球关注焦点。大会上,各大厂商纷纷展示自己的5G黑科技,中国企业华为发布了自己的5G商用芯片,除了华为之外,紫光展锐也发布了5G芯片方案。因此,有媒体声称“中国将成为5G领跑者”,不过,就目前的行业格局来看,这种论断还为之过早,5G目前对于中国企业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5G蓄势待发一场技术革命呼之欲出
“根据工信部的规划,中国移动集团制定了清晰的5G路线图――2018年在全国5座城市各部署100座5G基站进行技术测试,2019年进行商用测试。”中国移动研究院工程师赵小帆表示,2020年5G将正式投入商业使用。
5G与2G、3G、4G系统不同,它是对现有无线接入技术的技术演进与新增补充性无线接入技术集成后的解决方案的总称,5G将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融合网络,这个融合统一的标准将提供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高速、安全、自由的连接。
5G的到来不仅仅是解决基础通信的问题,更是解决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直接的互联。从1G-2G-3G-4G是一条直线演进路线的话,那么,到了5G,就是从“直线”向“面”的横向扩张。5G的目标是提供无限的信息接入,并且能够让任何人和物随时随地共享数据,使个人、企业和社会受益。
新一轮的洗牌孰能登上新台阶
从2G到3G,再从3G到4G,设备商和终端芯片厂商越来越少,摩托罗拉、加拿大北电、德州仪器、飞思卡尔、马维尔等厂商逐渐淡出大众视野,朗讯、阿尔卡特、诺基亚等厂商先后选择了合并。在5G时代,无论是电信设备厂商,还是终端芯片厂商都会迎来又一次洗牌。
从4G到5G,尽管只是实现了通信网络的一代提升,但却是一个根本性的变革。根据市场研究公司IHSMarkit和爱立信的研究预测,在未来五年,全球约有10亿人口将会使用新一代的5G技术。到2035年,5G技术将在全球创造12.3万亿美元经济产出。华为去年底发布白皮书,畅想了5G的十大应用场景,包括云VR/AR、车联网、智能制造、智慧能源、无线医疗、无线家庭娱乐、联网无人机、社交网络、个人AI助手和智慧城市。
5G商用绝不仅仅是手机革命。在2018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的中国移动集团展台正中摆放着一架复杂的自动机械臂,戴上VR眼镜,可以看到机械臂后面有一整条模拟生产线。这是瑞士ABB集团和中国移动、华为共同开发的远程遥控工业机器人。传统汽车生产线上,一台机器人出故障就会导致整条线停产,每分钟损失数十万欧元。在5G应用后,只要给机器人装一个SIM卡,就能实时监控工作状态,并以最快速度远程处理故障,降低生产成本。
5G还将给出行带来革命性变革,在5G网络上,以每小时100公里(62英里/小时)速度行驶的联网汽车,检测它从启动刹车时到车辆完全停止,误差仅为2.8厘米。如今的4G网络并不适合自动驾驶所需的快速反应时间。于是,5G网络则成为解决网络延时率的利器。
5G正稳步变为现实早期或伴有阵痛
此次大会,5G再次成为焦点,并开始上演群雄逐鹿的好戏。然而有业内人士预测,在早期5G可能不会像其支持者描述的那么神奇,也不会剧烈改变我们的生活。它将伴随着成长的阵痛,第一代5G手机和服务将会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面对5G网络的发展趋势,尤其是5G新业务、新架构、新技术,都会对用户安全和用户隐私保护提出新的挑战。5G安全机制除了要满足基本通信安全,还需要为不同业务场景提供差异化安全服务,能够适应多种网络接入方式及新型网络架构,保护用户隐私,并支持提供开放的安全能力。
针对大规模物联网场景方面,预计到2020年联网设备达500亿台。终端包括物联网终端、RFID标签、近距离无线通信终端、移动通信终端、摄像头以及传感器网络网关等。由于大部分物联网终端具有资源受限、拓扑动态变化、网络环境复杂、以数据为中心以及与应用密切相关等特点,与传统的无线网络相比,更容易受到威胁和攻击。在此情况下,为了确保信息的准确有效性,需要在机器通信中引入安全机制。如果每个设备的每条消息都需要单独认证,则网络侧安全信令的验证需要消耗大量资源。在传统4G网络认证机制中没有考虑到这种海量认证信令的问题,一旦网络收到终端信令请求超过了网络各项信令资源的处理能力,则会触发信令风暴,导致网络服务出现问题,使整个移动通信系统出现故障,进而崩溃。
小结: 5G时代即将踏步而来,4G即将成为过去,全球各国积极发展5G技术,商用推进速度也达到了超预期。任何新兴事物一开始发展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阻碍和挑战,会经历各种不稳定因素,那就是成长的阵痛。5G作为通信技术风口,运营商、芯片和终端厂商积极推进5G发展,支撑数海量物联网设备连接,让一切设备促使物联网更大规模普及,从智能交通到智慧城市,从智能制造到智慧工厂,从智能家居到智慧生活等等,低功耗、低时延使的5G技术让这一切成为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来说,5G是为万物互联而生,让万物互联时代更快的到来,助推物联网产业发展。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转载请注明出处。若需了解详细的安防行业方案,或有其它建议反馈,欢迎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