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规划 拟研究建立营运车辆自动驾驶技术体系

5月29日,我省发布《安徽省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规划(2018―2030年)》,明确我省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方向。记者了解到,去年,我省人工智能核心产业产值接近70亿元,已经初步构建了从基础设施、技术、产品到应用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圈。

用掌纹和静脉特征就能识别到人,凭借视频图像就能迅速识别锁定人物、老人的健康监测都由智能管家来监控……这些有关智慧生活的设想,未来都将在安徽实现。》》》推荐阅读:一大批制造业创新成果集中亮相合肥 未来超市进门支付皆刷脸


5月29日,我省发布《安徽省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规划(2018―2030年)》,明确我省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方向。记者了解到,去年,我省人工智能核心产业产值接近70亿元,已经初步构建了从基础设施、技术、产品到应用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圈。


安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产值近70亿元


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安徽底气何在?


我省拥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高校、科研院所和语音及语言信息处理、类脑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等研发机构,集聚了以科大讯飞为代表的数百家上下游相关企业,初步构建了从基础设施、技术、产品到应用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圈。2017年,我省人工智能核心产业产值接近70亿元,同比增长46.3%,在全国占比约为9.8%。


近年来,我省人工智能申请专利数量及影响力排名一直位居全国前列。


更重要的是,汽车、家电产业是我省传统优势产业,在产业结构中占有重要位置。智能网联和无人驾驶汽车、智慧家电是汽车、家电产业未来发展趋势,这为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和产业化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未来设想之用掌纹和静脉特征就能识别到人


用掌纹和手部静脉特征,就能迅速识别到人,并实现大规模人群精准身份识别?这样的新技术,或许未来可以在安徽率先攻克。


按照规划,针对人工智能产业,我省计划实现理论技术和关键技术突破“两手抓”。


在前沿理论基础上,突破无监督学习、经验记忆利用等问题;研究低成本、低能耗的传感器和智能感知技术,突破适应复杂场景的主动感知技术。


开展新一代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基础理论与体系结构研究,以及基于掌纹和静脉多种手部特征的高精度生物特征识别系统研究,在识别算法方面获得突破,用于大规模人群的精确身份识别。


在核心关键技术上,则是依靠高校、企业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核心算法方面的研发基础,推动类脑对话机器人、机器视觉、协同优化、图像识别、语音情感和大数据智能等基础支撑算法开发。


未来设想之老人健康监测全交给智能管家


人工智能看似“高大上”的前沿技术,但实际上,它也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技术发展的目标之一,就是为我们建设安全便捷的智能社会。


比如,开展智慧学校建设,开发立体综合教学场、基于大数据的在线学习智能教育平台,开发智能教育助理,实现日常教育和终身教育定制化。


在智能医疗方面,研发智能导诊导医机器人、外科辅助机器人、人工智能医学影像辅助诊断系统、语音电子病历系统及认知医疗辅助问诊系统、外科智能装备、智能内镜系统等,提高医生诊疗水平和工作效率,推进智慧医院建设。加强典型慢性病群体智能健康管理,突破健康大数据分析、医疗物联网等关键技术,研发适宜社区普及和居家应用的智能化健康检测与监测设备,推动慢性病管理实现从院内治疗到院外康复的智能化全流程连续管理。


此外,我省还要建设智能养老社区和机构,开发适老健康监测设备、视听辅助产品、物理辅助器具、睡眠辅助设备及情感陪护助手等智能居家养老设备。


未来设想之大数据、人工智能将帮助决策智能化


对着手机说句话,APP就能识别并翻译。这样的智能语音技术已在日常生活中普及,未来,它将被用于社会管理的方方面面。


规划提出,我省将针对传统社会治理领域存在的结构性信息壁垒,综合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提升社会治理的智能化水平。


智能政务方面,开发适于政府服务与决策的智能化政务服务平台,研制面向开放环境的决策引擎,在政策评估、舆情监控、复杂社会问题研判、风险预警、应急处置等重大战略决策方面推广应用。


司法工作也将更加智能化,我省将建设集审判、人员、数据应用、司法公开和动态监控于一体的智慧法庭数据平台,进一步加大智能审判支持、庭审语音识别、文书智能纠错、庭审自动巡查和大数据服务等智能应用,构建司法人工智能系统。


未来设想之拟研究建立营运车辆自动驾驶技术体系


城市管理上,推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运营全生命周期智能化。


此外,研究建立营运车辆自动驾驶与车路协同的技术体系,开发智慧交通综合APP和智慧停车等信息化平台,为公众出行、停车等提供便利服务。研发复杂场景下的多维交通信息综合大数据应用平台,实现智能化交通疏导和综合运行协调指挥,建成覆盖地面、轨道、低空和水域的智能交通监控、管理和服务系统。


我省还将服务长江经济带等国家重大战略区域环境保护和突发环境事件智能防控体系建设,建立涵盖大气、水、土壤等环境领域的智能监控大数据平台体系,建成陆海统筹、天地一体、上下协同、信息共享的智能环境监测网络和服务平台。


未来设想之公共安防、食品安全都将用上人工智能技术


规划提出,我省结合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形势,推动人工智能在公共安全领域深度应用,构建公共安全智能化监测预警与控制体系,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安防与警务也将智能化,通过服务科技强警需求,加强对重点公共区域安防设备的智能化改造升级,研发集成多种探测传感技术、视频图像信息分析识别技术、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智能安防与警用产品,构建公共安全智能化监测预警平台,支持有条件的社区或城市开展基于人工智能的公共安防区域示范。


食品安全也将用上智能监管,服务食品安全风险防控需求,强化人工智能对食品安全的保障,围绕食品分类、预警等级、食品安全隐患及评估等,研发便捷快速的检测技术与设备,建立智能化食品安全预警系统。


重大自然灾害智能化监测预警与综合应对方面,我省将加强人工智能对自然灾害的有效监测,围绕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水旱灾害等重大自然灾害,构建智能化监测预警与综合应对平台。》》》推荐阅读:2018世界制造业大会合肥集中签约项目共91个 收获千亿大单


晨报记者 于巧妮



安徽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规划 拟研究建立营运车辆自动驾驶技术体系
阅读剩余 70%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转载请注明出处。若需了解详细的安防行业方案,或有其它建议反馈,欢迎联系我们

(0)
小安小安

相关推荐

  • 工业互联网2020年进入应用期

    据悉,从2018年开始,我国将在推动工业企业内网改造升级的基础上,在工业领域逐步部署IPv6、窄带物联网(NB-IoT)、软件定义网络(SDN)、5G等先进技术,并以此形成成熟的工业互联网应用和生产体系。

    2024年4月16日
  • 湖南今年底全省校车基本实现实时监控

    湖南省省教育厅、公安厅、交通运输厅日前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校车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湖南省将逐步提高校车安全性能,从今年5月1日后,新购小学生和幼儿专用校车必须从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名单中选购。

    2024年10月17日
  • 智能视频分析技术在安防监控中的应用

    此外,智能视频分析技术还有助于解决图像增强、图像复原、浓缩播放、视频快速检索等实际问题。基于视频分析技术的一些生物识别设备,如虹膜识别、人脸识别、指纹识别产品有较高水平,进入实用与推广阶段。智能视频分析技术可减少由于人员疏忽或离开错过重要监控事件的情况,使监控管理工作更加有效。

    2024年4月10日
  • 浅析港口视频监控系统预警监测功能应用

    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港口业务发展迅速,内陆港和进出口港都对港口业务建设的数字化提出了高的要求,数字化港口是港口建设的发展方向。数字港口可视化管理远程昼夜监控系统是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对港口航道水运区域、航标状态、码头/港口区域、船舶航行区域、港口入海海域状态等情况进行实时监视管理的重要设备。

    2024年4月16日
  • 智慧社区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作用与意义

    随着科技的发展,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的技术日臻成熟,智慧城市的建设得以快速发展,而智慧社区建设是智慧城市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加强智慧社区建设,为社区人们提供更加舒适、和谐的居住环境,促进社会健康发展。本文讲述智慧社区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发展现状与重要性,分析智慧社区建设的难点与瓶颈,介绍智慧社区的实际应用案例解析,最后展望对智慧社区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发展前景。

    2024年4月5日
  • 南瑞继远:智能建筑一体化监控平台解决方案

    智能建筑是以建筑物为平台,兼备信息设施系统、信息化应用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公共安全系统等,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及其优化组合体,向人们提供安全、高效、便捷、节能、环保、健康的建筑环境。其中智能建筑综合管理系统是智能建筑的核心,是建筑物业管理软件和能耗分析软件的数据源头。

    2024年1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