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张白纸到热土 南沙设百亿产业基金发力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是当下炙手可热的产业之一。广州南沙正通过设立100亿元AI 产业基金、建设3000亩AI 产业园、成立AI 研究院等措施,大手笔打造人工智能产业群。

【安防在线 www.anfang.cn】

时代周报记者 程洋 发自广州

“去年南沙的人工智能产业还是一张白纸,但是现在南沙已经成为人工智能的一片新热土。”6月30日,南沙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谢明在出席一论坛时如是表示。

从一张白纸到热土 南沙设百亿产业基金发力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是当下炙手可热的产业之一。广州南沙正通过设立100亿元AI 产业基金、建设3000亩AI 产业园、成立AI 研究院等措施,大手笔打造人工智能产业群。

6月19日,广州市南沙区工业和科技信息化局印发了《广州南沙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下称《行动计划》),提出到2020年,将南沙建成国际领先的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形成一批富有活力和可持续发展的“AI+”新型产业。其中,人工智能企业数量超过300家,产业规模超过3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的规模超过1000亿元。

时代周报记者从南沙区政府获悉,为了加速产业要素集聚,吸引企业落户,南沙自贸区围绕打造人工智能人才高地、打造国家级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建设顶尖人工智能创新平台、创建人工智能应用示范场景等4个方面,提出了项目落户、人才聚集、数据开放、应用示范等17项具体工作举措,并明确了具体分工单位。

“人工智能是目前产业前沿,也是广州要发展的新业态、新兴产业的主攻领域。”广州市社会科学院高级研究员彭澎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由于是新领域,国内起点差异不大。而南沙依托广州众多高校、研究机构,周围又环绕着珠三角发达的制造业基地,本身又有较好的政策优势,还能与香港紧密对接,这成为南沙发展人工智能产业的优势所在。

南沙的天时地利

据南沙官方提供的数据,过去一年,小马智行、异构智能、同盾科技、零氪医疗等70余家涵盖人工智能芯片、传感器、基础软件算法、视觉图像处理、自然语言处理、自主决策控制等重点领域的领军企业先后落户。

“南沙人工智能的聚集效应慢慢起来了,很多企业都进来了,我们办公的地方旁边就是微软的孵化器,聚集了一大批科研创新人才,人才有了,其他东西都好说。”小马智行首席运营官胡闻作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广州的创新氛围和新兴产业链在全国都比较好,南沙又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合作平台,将来跟香港将有更多创新的结合点。“听说香港科技大学将在南沙办分校,未来在产学研方面会有更多合作,对整个人工智能产业都非常有帮助。”

2017年12月9日,广州国际人工智能产业研究院(下称“广州AI研究院”)在南沙挂牌,雅虎创始人、人工智能专家杨致远“复出”担任院长,联想、零氪、华芯、乌镇智库、东信北邮、杭州同盾等首批16家实验室与广州AI研究院现场签约。根据广州AI研究院向时代周报记者提供的资料,今年第二批37家企业与广州国际AI研究院签约。

作为南沙新区搭建的四大人工智能产业研发平台之一,广州AI研究院以汇聚人才、引进核心技术为目的,打造人工智能产业全生态链。在37家入驻企业中,有9个院士级别的团队。其产业布局涉及芯片设计、AI算力、交通、城市安全与治理和医疗服务、金融风险管控等领域。

时代周报记者走访南沙人工智能产业时,多名受访者表示,南沙已经初步形成人工智能产业的集聚效应,在产业政策、场景落地扶持、相关供应链体系、区位、土地资源等多方面具有优势,广州发展(600098,股吧)人工智能产业的后继优势明显。

从地理位置上看,南沙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几何中心,位于“珠西装备制造产业带”和“珠东电子走廊”交汇点,具备较好的AI产业供应链和市场辐射圈。而随着南沙积极参与到大湾区的建设中,连接穗、港、深的半小时交通圈正在形成。再加上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即将出台,天时加上地利,南沙正吸引一批高精尖的AI产业创新型人才。

千亿级的产业集聚

从“白纸”到热土,得益于过去一年推进人工智能产业的各项举措。

今年年初,南沙提出将在未来510年内,在庆盛自贸片区建设一个3000亩的“南沙人工智能产业园区”。目前,该产业园区已经动工建设。而同样位于自贸区庆盛区块的广州人工智能全球示范中心主体工程,已于今年6月完工,交付使用;香江集团与微软公司联合打造的独角兽牧场加速器,也已吸引超过30个人工智能相关行业创新项目进驻孵化。

今年3月底,广州市人民政府印发的《加快IAB产业发展五年行动计划》提出,近期广州将抓产业集聚,重点建设集“生产、生活、生态”于一体的十大价值创新园区。其中就包括,南沙国际人工智能价值创新园,面积约5平方公里。

据广州AI研究院总经理张晋透露,未来将在南沙建设千亿级AI产业聚集区。“AI产业的发展,靠的就是前几年的聚拢效应。只有前两年快速形成影响力,才能形成可持续的发展推动力。产业园的建设,为引入的初创型和发展型高端企业提供了一个完善的发展环境。”张晋表示。

从搭建产业发展载体到出台《行动计划》,南沙发展人工智能产业采取的是软硬件“两手抓”。《行动计划》特别提出,在数据开放和应用示范方面,将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依法适度开放政府数据和应用场景,组织实施人工智能重大示范应用专项,支持本地人工智能企业参与交通、环保、公共安全、社会管理、教育、医疗、社区等重点领域建设,加快人工智能的商业化产业化进程。

“目前广州依然是汽车、石化、电子制造三大支柱产业,急需拓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彭澎认为,人工智能产业不仅是高新技术产业前沿,而且产业带动性强,有可能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产生拉动作用。

在《广州市加快IAB产业发展五年行动计划(20182022年)》中,广州计划以5年破万亿的大手笔,重点引进IAB(即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的英文简写)项目,人工智能是三大战略性支柱产业之一。

对南沙而言,彭澎认为,还是要以吸引人才为主。“相关人才入驻是最重要的,人才可以带来资金、技术、项目等。”

阅读剩余 35%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转载请注明出处。若需了解详细的安防行业方案,或有其它建议反馈,欢迎联系我们

(0)
小安小安

相关推荐

  • 《中国人工智能城市感受力指数报告》发布,“AI+医疗、金融、教育”缺口最大

    《2018年中国人工智能城市感受力指数报告》涉及安全、交通、医疗、生活办公、金融、零售、教育、文娱等8种生活场景,从城市居民AI需求指数、AI使用指数、AI潜力值3个维度描摹出不同城市的AI感受力情况。

    2024年1月31日 资讯
  • 网络化医院的视频监控系统解决方案

    导读:随着医院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完善,网络化已经成为医院视频监控发展的主流方向。而网络化视频监控的灵活性、开放性以及可扩展性,也正在促进医院视频监控向更广阔的应用领域延伸。

    2024年1月17日
  • 华为露出AI獠牙 BAT和初创企业该如何接招?

    “先随便开一枪,打中了就换炮集中火力攻城,如果打不中也没事,就让子弹飞一会儿。”今年4月,华为创始人、总裁任正非罕见接受媒体采访,并透露了华为的研发策略。据多位华为人士透漏,任正非在内部强调:华为不做公共的人工智能产品,不做小商品,始终要保持在主航道上。人工智能虽然有泡沫,但是大的趋势和方向不会变。

    2024年4月9日
  • 晶元光电亮相2015年广州国际照明展

    2015年广州国际照明展于6/9-6/12登场,去年合并台湾第二大芯片厂璨圆光电之后跃升为全球LED芯片龙头大厂的晶元光电位于10.2馆,以172平米的大展位传达「实现LED无限可能」的核心概念,延续去年的主轴力推照明应用的高压芯片与倒装芯片(PEC)之外,加上全球发光效率(Wall Plug Efficiency,WPE)第一的红外线芯片与成功导入品牌实际商品化的投影机专用芯片,共四大看点吸引访客与国际媒体的目光。

    2024年4月13日
  • 北斗+交通基础设施智能安全监测预警技术原理与应用

    3月12日,2024年湖南省公路养护工作会在长沙召开,本文为工作会上相关单位所做技术介绍摘要。 一、技术原理 随着卫星技术的发展及在交通领域的进行安全监测应用,诞生了新一代交通基础…

    2024年6月23日
  • Ga2O3深紫外图像传感器研究取得进展

    Ga2O3是一种透明的氧化物半导体材料,在光电子器件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被用作于Ga基半导体材料的绝缘层,以及紫外线滤光片,它还可以用作O2化学探测器。

    2024年4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