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识别引入出入境管理 安检性能提升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以下简称《出境入境管理法》)于7月1日起正式实施。出入境管理局解读了新法的几大亮点。新法首次明确将人体生物识别技术引入出境入境管理。本文将讲述生物识别技术在我国的应用现状及展望。

【安防在线 www.anfang.cn】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以下简称《出境入境管理法》)于7月1日起正式实施。出入境管理局解读了新法的几大亮点。新法首次明确将人体生物识别技术引入出境入境管理。“采集、存储出境入境人员指纹等人体生物信息,在出入境管理时进行比对,可以有效甄别出境入境人员身份,提高口岸通关效率,也是国际通行做法。”出入境方面介绍。随着科技的进步,指纹识别应用范围逐渐扩展,那么,指纹识别在我国发展状况如何?未来发展趋势如何?

  生物特征识别在中国发展状况

  我国生物特征识别行业最早发展的是指纹识别技术,基本与国外同步,早在80年代初就开始了研究,并掌握了核心技术,产业发展相对比较成熟。而我国对于人脸识别、虹膜识别、掌形识别等生物认证技术研究的开展则在1996年之后。1996年,现任中国科学院副秘书长、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的谭铁牛入选中科院的”百人计划”,辞去英国雷丁大学的终身教职务回国,开辟了基于人的生物特征的身份鉴别等国际前沿领域新的学科研究方向,开始了我国对人脸、虹膜、掌纹等生物特征识别领域的研究。

生物识别引入出入境管理 安检性能提升

  目前,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是我国最具权威的生物特征识别认证科研机构,在人脸识别、虹膜识别、指纹识别、掌纹识别等领域均已取得了国内或国际领先的研究成果。以国内顶级科研单位、著名高校的生物特征识别科研成果为依托,北京中科虹霸、北京行者、中科奥森、北京数字指通、北大高科、杭州中正生物认证有限公司、上海银晨科技、道肯奇等一批生物特征识别领域的高新技术公司慢慢发展起来,带动着行业的发展。

  自2003年后,生物特征识别行业步入成长期,主要特征有:产品体系已建立,技术标准逐渐完善,行业内企业数量激增(全球目前从业公司已上千家),产品成本已大幅度下降,技术已获得客户广泛认可,各领域应用渐趋普及,行业体系也已成型。

  在此阶段,中国生物特征识别行业开始诞生了一批在细分市场具有领导优势的企业,如北京艾迪沃德指纹科技(IDworld)、北大高科、中控电子在科刑侦和社保指纹门锁指纹考勤等领域,都取得了一定优势。

  以中科院自动化所科研成果为依托的北京中科虹霸科技有限公司在虹膜识别产业化方面积极探索,于2006年10月研发出国内第一款嵌入式网络化虹膜识别仪,其性能达到国际领先。部分企业在技术研发等领域也取得突破,如亚略特、银晨科技在人脸识别等技术上都取得了领先水平。

  我国《信息安全技术虹膜识别系统技术要求》(GB/T20979-2007)国家标准,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审查批准,将于2007年11月1日正式实施。这是我国生物特征识别领域的第一个国家标准,这一标准的制定对我国生物特征识别产业的发展有深远的意义。这是我国生物识别行业的第一个标准。

  指纹识别系统发展展望

  当前,大家对指纹识别系统肯定已经不再陌生,也不会跟以前一样觉得这项技术有多高端,这是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给大家思维带来的变化。指纹识别技术实际上是通过指纹与已经保存的指纹的比对来实现的,如果把人手指的小块皮肤放大,其间其实存在着海量而不可复制的信息,这些独特的信息决定了指纹识别系统的安全性的有更高的保障。

  指纹识别技术发展初期,由于传感系统技术和cpu运算能力的限制,这项技术并不是很精确和可靠的,所以这项技术并没有在重要的安全领域得到应用,更多的是作为一项猎奇的技术被大家认识和接受。到现在,随着传感技术的发展和cpu功能的增强,这项技术已经逐渐变得稳定而可靠,也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到我们的生活当中,比如公司的指纹打卡系统,智能家居的门禁系统,签到系统等,都是应用的指纹识别系统。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指纹识别系统会应用到更广泛的领域中,比如现在的IC卡,卡片丢失后会造成的经济损失和可能的信息泄露,若将指纹识别系统应用到IC卡的安全保卫系统,在刷卡的同时识别指纹,用户将再也不用担心卡片丢失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信息泄露问题。也可以更广泛的应用于车辆启动、家庭门禁的保卫问题,为人民的财产加了另一道更加安全可靠的防护,私人财产将得到更好的保护。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转载请注明出处。若需了解详细的安防行业方案,或有其它建议反馈,欢迎联系我们

(0)
小安小安

相关推荐

  • 解读2022中央一号文件 数字农业趋势已定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基础,同时也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1年全国粮食总产量13657亿斤,再创新高,比2020年增加267亿斤,同比增长2%。全年粮食产量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2024年4月7日
  • 物联网创新应用大会召开 携手共建物联网新生态

    近年来,物联网作为全球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速度迅猛,成为全球经济创新增长与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动能,而依托物联网发展数字经济、建设数字国家更是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与重点战略布局。据中国通信工业协会物联网分会统计,在中国物联网市场规模在2017年已经突破万亿,且整体将实现持续性地稳步增长,未来产业和经济价值不可估量。

    2024年4月18日
  • 云计算中的关键技术是数据存储与管理

    云计算技术目前还处于发展阶段,在现有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不断地改良将会为其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当然目前的云计算技术还存在着一些问题,特别是云计算数据中心由于处理数据规模较大,很容易造成设备发热从而对设备带来一定的影响,另外云计算接口也存在着不同的标准,还需要进一步统一。

    2024年4月17日
  • 天津市科技创新发展中心数字综合资源库体系业务平台项目(项目编号:HYXD-2023-D-039)竞争性磋商公告

    天津市科技创新发展中心数字综合资源库体系业务平台项目 (项目编号:HYXD-2023-D-039)竞争性磋商公告 项目概况 天津市科技创新发展中心数字综合资源库体系业务平台项目 采…

    2023年10月4日
  • 指纹识别已落伍?这七种生物识别更抢眼

    目前的指纹技术使用了传感器来进行指纹扫描,但是高通超声波技术即便是在手指遭到“污染”情况下,也能辨识出指纹信息。预期配置高通超声波指纹识别技术的智能手机将在今年下半年问世。

    2024年4月11日
  • 成都力图打造一流竞争力智慧经济城市

    4月24日,主题为“软件提升价值,信息服务民生”的第十二届中国国际软件合作洽谈会在成都启幕。与会嘉宾围绕整当前ICT(信息、通信和技术三个英文单词的词头组合)的热点和发展方向,如智慧城市、大数据、互联网金融、可信电子商务、软件人才培养等核心话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2024年4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