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在线 www.anfang.cn】
基于首都机场7月20日的一起爆炸事件,即日起3个航站楼月度防爆安检提前启动,并不断升级,目前已将试纸检测纳入爆炸物的监测中。
7月20日18时24分,一名中国籍残疾人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3号航站楼到达大厅B出口外,引爆自制爆炸装置,造成本人受伤,被送往医院救治。这起事件未造成周围人员伤亡。
“二次安检”使用试纸检测
位于T3航站楼国际的到达B口,这里有一条连接地铁站和车库的连廊。连廊靠近航站楼的位置,一个大约10米长的导流带将进入航站楼的乘客以及接机的人群引入右侧通道,通道口处设置了一个桌子和一套安检设备,三位工作人员对部分乘客的行李进行抽检。这也意味着,通过地铁到达T3航站楼,也需要进行防爆安检。
在T3航站楼的8号门,一位女安检员走上前,请一位中年男性乘客停下。随后她用一个一张长约6厘米、宽约3厘米,拇指大小的白色纸条在乘客的行李箱上和衣服上摩擦一下,再将试纸放入桌上的一台爆炸物品检测仪器,几秒钟之后,屏幕上出现了一些信息,安检员就请乘客通过了。
一位安检员介绍说,这个纸条是一种试纸,可以测试行李中是否有爆炸物,也可以检测其他危险品。“这个检测应该是利用了粉尘的原理吧,我也不太清楚。”安检员说。记者注意到,2008年奥运会之前,机场就开始使用试纸测试爆炸物,当时使用的设备可以在6秒之内检测爆炸物质的成分和含量,但原理相当复杂。
痕量爆炸物检测仪
“痕量爆炸物检测仪”是从德国进口的国际先进仪器,每台价值50万元人民币。试纸的作用是获取行李或者衣物上留下的物品分子,之后工作人员将试纸放入相应的检测仪器中,只需要6秒左右的时间,仪器就能检测出爆炸物质的成分和含量。
它们高约1.5米、宽约1米,是德国IONSCAN400B型炸药/毒品检测分析仪,不但能检查出乘客非法携带的毒品,还可检查出旅客的行李和包裹是否携带和藏匿各种不同的爆炸物。这台仪器“出马”,能立刻探测出炸药TNT、RDX、PETN、SEMTEX、硝酸、NG、HNX等品种。
资料显示,该检测仪采用了离子迁移光谱(IonMobilityspectroscopy)技术,能够测量出从样品中采集的、经过离子化处理的分子各自不同的运动速度,而这些离子则是通过常压化学游离法获得的。具体的方法就是:将样品材料加热产生的蒸气通入一个小的飘移室内,然后用0射线源将样品分子转化为离子。此后,生成的离子按照体积、质量和形状的不同而被分离开,并朝着探测器的方向加速运动,从而形成每种化合物所独有的”指纹”–光谱。如果测出的光谱与已知的目标物质光谱相吻合,仪器就会探测出这种物质并发出警报。
北京奥运会首次使用检测试纸
为确保北京奥运会期间民用航空运输安全,2008年7月20日,首都机场增加防爆、防核生化的检查通道,所有携带箱包进入机场的人员都将接受检查,包括旅客、送客人员以及机组人员,并首次使用检测试纸。
安检人员使用的安检试纸为白色,长约三厘米,宽一厘米,状若普通的创可贴。安检员用试纸在记者的背包拉锁以及开口处粘了几下,在表面剐蹭提取相关微量物质后,放入检测仪测试口,进行炸药含量比对检测。几秒钟后仪器做出判断,显示屏上出现没有报警提示,随后被放行。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转载请注明出处。若需了解详细的安防行业方案,或有其它建议反馈,欢迎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