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借助“警务云”迈入智慧公安新时代

“警务云”建设是公安机关用好大数据、布局新时代,提升公安工作现代化水平的基础性、战略性工程。吉林省公安厅党委明确提出了以“警务云”建设应用为抓手,加快形成“人在干、数在转、云在算”的智能化警务运行模式,努力实现核心战斗力生成水平大提升。

去年以来,吉林省公安厅积极适应大数据时代信息化发展新趋势,以深化公安大数据建设应用为主线,着力打造以云计算为核心的公安信息化新架构、新体系。经过努力,吉林公安“警务云”于去年10月建成并上线运行,实现软硬件通用共享、信息资源全量汇聚、先进技术一体集成、大数据应用深化创新,初步构建起以“警务云”为支撑的公安大数据智能应用体系,有力提升了公安机关核心战斗力。


吉林省副省长、公安厅厅长刘金波表示:“前沿科技就是核心战斗力。我们必须坚持面向基层、面向实战、面向社会的发展方向,紧紧抓住大力实施公安大数据战略这条主线,以深化‘警务云’建设应用为重点,全力构建科技应用新体系,着力打造数据警务、建设智慧公安。”


全盘统领部署,强力组织推进工程建设


“警务云”建设是公安机关用好大数据、布局新时代,提升公安工作现代化水平的基础性、战略性工程。吉林省公安厅党委明确提出了以“警务云”建设应用为抓手,加快形成“人在干、数在转、云在算”的智能化警务运行模式,努力实现核心战斗力生成水平大提升。


为确保此项工程顺利实施,吉林省公安厅专门成立“警务云”建设领导小组,多次组织召开厅党委会议专题研究,严格审核建设方案,定期听取工作汇报,将各项任务明确落实到警种、部门和人头。


“警务云”建设离不开大量资金、顶尖人才的强力支持。吉林省公安厅主要领导亲自出面协调省发改委、财政厅等部门,争取到足额专项经费;积极争取省编办、公务员局支持,面向社会专门招录5名专业技术民警和10名文职技术人员,为“警务云”建设提供充足人才保障。


吉林省公安厅组建了由公安业务专家、科信技术民警、公司技术人员共同组成的“警务云”开发建设团队,紧密结合警务实战,全面引进前沿技术,着力建设打造技术先进、功能强大、实用实效的公安云计算平台。


在全力抓好云计算平台建设这一核心任务的同时,吉林省公安厅将大数据中心建设、数据整合共享、系统迁移上云、运行维护管理等关联工作一并纳入“警务云”建设规划,作为“一体化”系统工程统筹推进实施。


他们组织各地各警种各部门打破信息壁垒,全量整合汇聚全省公安机关905种833亿条结构化数据,以及海量视频、音频、图片等非结构化数据,逐条清洗加工,统一数据格式,为数据“云”上汇聚、资源共享、实战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组建了专业运维团队,建立24小时不间断运行监测和“零时差”故障处置机制,对云上硬件、云上软件、云上数据进行可视监控、集中管理、精细运维,保障“警务云”安全稳定运行。


瞄准前沿技术,科学构建“警务云”架构体系


吉林省公安厅科通处处长任晓奇介绍说,“警务云”建设过程中,坚持与国内相关领域最顶尖的公司合作,选用最先进的技术产品,瞄准大数据智能应用发展方向,全方位引进人像识别、智能语音等前沿技术,由公安技术团队主导开展二次开发和应用集成,推动了先进技术产品有效转化为“警务云”应用功能。


建设过程中,吉林省公安厅联合多家IT企业,成立吉林公安大数据实验室,深入开展流式计算、图计算等技术研究和“警务云”技术应用转化,并组织各地各警种围绕业务需求,积极开发“警务云”实战应用功能。为具备能力的基层一线民警开通“警务云”开发权限,引导鼓励基层民警结合实际,开发实用实效的战法模型,形成了“警务云”自主创新、内生发展的强大动力。


据了解,吉林省公安厅“警务云”采用世界领先的数据算法和计算引擎,可以在1秒内从海量数据中检索到关注人员的基础信息、活动轨迹、案件事件、网络行为等所有关联信息,在5至10秒内完成关注人员轨迹碰撞、路径推演、时空分析等,实现千亿数据秒级计算、数据检索秒级响应,为全警大数据应用创造了有利条件。


同时,他们依托“警务云”对海量数据进行智能分析,建立以身份证号码、车牌号等唯一值为索引、全数据关联的12类主题数据库,实现全量数据关联融合,并根据各警种数据应用需求,进一步细化数据分类,建立人员关系、人员轨迹等68个专题数据库,为实战应用提供全方位、精细化的数据服务。


倾力服务实战,尽显科技转化战斗力特效


吉林省公安厅坚持把支撑基层、服务实战作为“警务云”建设发展的根本方向,制定了2年开发建设9类135个实战应用功能的任务计划。目前,已开发完成智胜云搜通、人像云识别等89项实战应用功能,与云计算平台同步上线,大大推动了公安大数据应用向智能化、实战化转型升级的步伐。


他们引入互联网信息智能检索分析技术,研发出智胜云搜通、等关系分析功能,可以智能关联海量数据,自动生成关系图谱,一图叠加就可以展现出血缘关系人以及车辆等大量关联物品之间的内存联系,全部关系轨迹一目了然。


一组统计数据显示,“警务云”上线测试运行5个月来,仅吉林省公安厅刑侦部门利用关系智能分析技能就侦破疑难案件326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81名。


今年3月,吉林省公安厅刑侦局民警使用“警务云”的“人像云识别”功能对网上在逃人员进行人像比对,发现在天津服刑的盗窃犯王某与网上通缉的在逃犯罪嫌疑人刘某人像高度相似。根据这一线索,两地公安司法机关紧密合作,将涉嫌杀人、抢劫、盗窃,漂白身份潜逃24年的犯罪分子抓获归案。


“警务云”创新研发了语音智能识别功能,实现各类视频、音频资料中语音的自动转写鉴定。其中,汉语、英语等语音中文转写准确率达90%以上,有效解决了基层公安机关和民警在工作中遇到英语等视音频资料听不懂、不能用的问题。


“警务云”还创新研发了机器学习功能,智能分析违法犯罪行为特征规律,自动对人员危险程度进行评估打分,公安机关可据此预判,进而提前采取应对措施,有效预警防范。


此外,警务云可以智能提取各类案件信息中的案件类型、作案手法等要素,通过分析案件特征、比对契合要素,将相似度较高的同类案件相互关联并排序展现,实现同类案件的智能关联、自动串并、高效研判。在开展扫黑除恶专项行动中,吉林省公安机关利用“警务云”共成功比对出2687名“一人多案”人员,为摸排涉黑人员案件线索、全面打击黑恶势力提供了有力支持。

吉林:借助“警务云”迈入智慧公安新时代
阅读剩余 57%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转载请注明出处。若需了解详细的安防行业方案,或有其它建议反馈,欢迎联系我们

(0)
小安小安

相关推荐

  • 浅析智能交通行业中的车辆检测技术

    车辆检测技术是智能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国内智能交通系统应用情况的调研,结合笔者所在企业多年来在智能交通领域实施项目的经验数据,列举了几种国内智能交通系统中常用的车辆检测方式的工作原理、环境适应性以及优缺点分析,并对普遍采用的线圈检测和视频检测的应用进行重点研究。

    2024年4月10日
  • 如何基于AI和大数据,改造城市应用、打造智慧城市?

    根据郑宇介绍,城市大数据平台,即指数据标准化,算法模块化,平台生态化。该平台分为六种模式,「对应建立了6种模型之后,不管城市收集了哪些数据都可以聚集在一起,基于数据运行相应的人工智能算法。此前,大部分的算法都是针对视频语音来设计,但时空设计有自己的特点,时空的算法和人工的算法是缺失的,这是我们12年来填补的空白。」

    2024年4月5日
  • “智能城市” 应用整体解决方案

    导读:智能城市系统,就是需要整合城市已有的各个系统,进行横向和纵向整合,同单位进行上下级级联,不同部门之间进行数据共享和调用。把相关系统收集的数据进行统一管理,通过模型算法进行智能分析和分布式数据存储,形成城市共享数据中心,涨乙苑务的方式提供数据的查询、搜索等标准接口。

    2024年1月19日
  • 哈市1500个摄像头远程监控驾考

    9日,记者从哈市交警部门获悉,与哈市公安交通管理局车管所服务园区同时投用的车管所监管中心正在试运行,1500个摄像头可远程监控驾考。这样,考官不用到现场,发现舞弊可直接取消学员考试资格。

    2024年6月15日
  • 网络安全如何应对日益复杂的物理和网络攻击

    2017年,基于物联网的网络攻击相比过去增加了600%。随着行业朝着大规模采用互连物理安全设备的方向发展,终端用户发现了其中大量的优势,除了简单的安全措施外,还扩大了传统视频监控解决方案的范围。

    2024年4月3日
  • 监控存储技术在安防领域绝对是位高权重

    在一些中小视频监控系统中,系统中的性能瓶颈经常会出在视频服务器而不是存储设备端,存储设备所能提供的带宽往往是视频监控实际总带宽的两倍或三倍,IOPS也是实际需求的3-5倍左右。存储设备控制器长时间处于半负荷工作状态,大量的高性能资源被浪费。

    2024年7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