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云IoT发布视频服务Link Vision 闯入安防行业

基于阿里云Link Vision物联网开放平台,技术开发能力较弱的中小企业能快速升级为“硬件+软件+服务”的模式;另外,企业还可以实现摄像头云端接入管理,相比于原有的P2P方式,可以向用户提供更加流畅,画质更高的体验。

近日,阿里云IoT发布了云边端物联网视频服务Link Vision 1.0,该服务包含了物联网视频开放平台和物联网视频AI解决方案,可帮助传统摄像头厂商与安防工程全面实现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据介绍,Link Vision 1.0将于8月底正式上线。


数据表明,基于来自平安城市、道路交通、金融、教育等领域的旺盛需求,2020年安防行业总产值将达到80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0%,而物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解决了安防智能化门槛高、开发难度大的问题,助力企业实现数字化和智能化的落地。


目前,在以家用摄像头产品为主的消费级安防市场,除了具备一定研发实力的头部玩家,大部分中小企业还是传统的P2P业务模式,盈利模式单一,用户通过手机APP端观看,经常出现卡顿、画质不佳等体验欠佳问题;同时,很多传统家用摄像头只将视频存储在本地SD卡上,安全性和实时报警问题难以解决。


基于阿里云Link Vision物联网开放平台,技术开发能力较弱的中小企业能快速升级为“硬件+软件+服务”的模式;另外,企业还可以实现摄像头云端接入管理,相比于原有的P2P方式,可以向用户提供更加流畅,画质更高的体验。


在以城市或大型企业为单位的安防监控系统中,传统解决方案无法实现海量视频有效存储和调阅,这导致企业无法实现复杂的视频AI结构化分析,也无法实现视觉对象和安全事件的全局搜索、布控、跟踪,一旦遇到安全事件,无法及时警告和有效后续跟踪。


阿里云Link Vision物联网视频AI解决方案可解决该问题。据介绍,该方案的边缘媒体服务器单机可以实现最多128路本地工业级网络摄像头的联网接入,企业能够提取高质量的视频AI结构化数据并上传至云端存储,轻松实现全局范围内的视觉对象、视觉事件的搜索、布控、跟踪等上层业务。


阿里云IoT自去年云栖大会亮相以来,已经推出了多款云边端一体化产品,阿里云IoT认为,“无处不在的计算”是一条必经之路,这种计算不仅在云上,也在边缘端和设备端,换言之,这种计算可以在云边端三侧进行协同。此次阿里云Link Vision的发布,也意味着阿里云IoT将开放视频业务领域的云边端一体化能力,助力安防行业实现实时、海量数据的处理,从而全面实现行业的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


阿里云IoT发布视频服务Link Vision 闯入安防行业

阿里云IoT发布视频服务Link Vision 闯入安防行业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转载请注明出处。若需了解详细的安防行业方案,或有其它建议反馈,欢迎联系我们

(0)
小安小安

相关推荐

  • 浙大发布双脑计划 推进脑科学与人工智能融合创新

    脑科学旨在探索脑认知、意识及智能的本质和自然规律,人工智能致力于以机器为载体实现人类智能。脑科学借助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能够探索大脑新功能新结构,人工智能借助脑的新模型新机制,能够实现机器智能及其应用,两者的发展正呈现交叉会聚的趋势。

    2024年1月31日
  • 山东智慧交通推广所面临三层瓶颈

    近年来,随着城市高速发展,私家车越来越多,城市道路变得越来越拥挤。为了让居民出行更顺畅,让城市公共交通管理变得更“智慧”,山东省各个城市不约而同地将“智慧城市”建设的突破口瞄准了交通领域。然而,智能交通的推广却面临困境。

    2024年9月15日
  • 中维世纪盛装亮相2014郑州安防展

    作为领先的全系列安防产品和解决方案提供商,中维世纪应邀携最新技术、年度新品以及众多行业应用解决方案精彩亮相,获得广大观展客户的一致赞誉。通过这次面对面的推介交流,使代理商、工程商们加深了对中维世纪公司及百万高清产品优势的了解,坚定了郑州区域代理商、工程商与中维世纪加强更深层次的合作意向。

    2024年4月13日
  • 第三届全国研究生智慧城市技术与创意设计大赛在京开幕

    8月26日上午,第三届全国研究生智慧城市技术与创意设计大赛在北京大学开幕。

    2024年1月30日
  • 合肥67个工地安装监控 全天候监控渣土运输作业

    记者27日从安徽合肥市城管局获悉,目前,全市已有67个建筑工地安装了摄像监控设备,“天眼”将24小时全天候监控渣土运输作业。

    2024年1月31日
  • 聚“智”守安全――提升城市安全运行监管能效观察

    一些城市搭建监测物联网,对城市生命线运行进行智能感知、智能监测、智慧预防,完善既有基础设施智慧化监管,提升基础设施运行的风险防控和应急处置综合能力,实现城市安全风险防控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预防,从“人海战术”转向智慧防范。

    2023年10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