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智能经济峰会暨第八届智博会昨天在宁波闭幕,来自世界各地的前沿科技汇聚于此各显神通。本届峰会暨智博会以“数字驱动、智能发展”为主题,展览面积2.6万平方米,设国内外知名大企业馆、智能制造馆、智慧城市应用馆、人工智能/物联网馆、新技术馆等展馆,通过“会、展、奖、赛”等多种形式为观展者们带来一场巅峰智能体验。
前沿科技融入“吃、穿、用”
刷脸看新闻、5G冰球、AR眼睛、VR游戏,还有众多种类的智能机器人,会写字、会跳舞、能送餐、能下棋。智能家居、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城市……走进智博会会展中心,各种前沿互联网技术、研究成果和解决方案令人脑洞大开。
在会展中心6号馆,市民张先生饶有兴致地在新华网展示的无人机前认真端详,鲜有人知的是这台机器的背后是一支全国首创的无人机新闻报道专业团队,他们已在全国拥有七个区域性无人机基地、31家地方分公司无人机中队,无人机飞手覆盖全国。中国网的“刷脸看新闻”产品则令人耳目一新,它可以对用户进行人脸AI识别,依据扫描结果精准推送新闻,让人机交互更流畅、更高效。
展会上,一架无人弹奏的钢琴吸睛十足,人手触摸琴盖上的显示屏选择曲目,琴键就会自动“跳跃”弹奏,初学者可以自主学习,这是中国电信打造的泛智能终端产品之一。
未来的家居会是怎样?可视门锁、智慧魔镜、水浸感应器……只要连上wifi,一部手机就能“全物智能”。中国电信工作人员介绍:“这个门锁能可视对讲,远程开门;智慧魔镜可以一边洗脸一边让它播放音乐,照了镜子以后你身体的状况会给你一个大概的反馈;水浸感应器就是您家里如果忘记关水龙头了,水溢出来到一定程度它会报警。”“刚开始听到智能化、大数据等概念,都觉得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很遥远,但通过现场观展,恍然觉得科技就在身边。”宁波市民张大伯说,其实不知不觉我们已进入了高科技时代,出门网上订票、看病云医院、购物消费一个手机统统搞定,科技让我们生活更便利。
为“城市大脑”装上“大管家”
为什么要打造城市大脑?城市既是“资源高地”,又存在“效率洼地”。人口高度集中进一步加剧了城市公共资源的供需矛盾,为城市治理带来日趋严峻的种种挑战。我们的城市“生病”了,所面临的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仍然严峻,其中交通拥堵成为众多城市的通病,浪费了大量市民的时间与石油能源,面对就业与居住空间分离、超大规模路网、复杂车流变化,低效率的交通管理成为制约整个城市发展的短板。所以,智慧城市的推进成为了当下的一股热潮。
有数据显示,目前全球已启动或在建的智慧城市达1000多个,中国有近500个试点城市,居于首位,成为全球智慧城市建设最为积极的国家之一。尽管智慧城市很热,但尚未取得大的突破,原因在于系统孤岛破解难,信息资源盘活难,智慧城市运营难。
日前,在智博会智能经济与社会创新高层论坛上,宁波市向全国发布《以城市大脑为枢纽推进新一轮智慧城市建设――宁波CityGo城市大脑研究报告》。该报告称:两年前,在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由中国工程院潘云鹤、吴志强两位院士提议,依托宁波市智慧城市规划标准发展研究院院士工作站,联合浙江大学、同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和相关企业的力量,宁波市开始研究CityGo城市大脑平台。
“一说到智慧城市,市民感受最多的是市政部门推出的App和微信公众号,但智慧城市建设远不止于此。智慧城市是打通各部门数据连接,实现城市万事万物互联互通,在此基础上实现决策辅助功能、城市智能运营等。”不过,看似美好的愿景,实践起来阻碍重重。宁波市智慧城市规划标准发展研究院首任院长顾德道介绍, 比如说,在大数据共享推进中,除了牵扯到风险和法规依据的不愿共享、不敢共享外,还有不能共享的尴尬,主要是因为数据库接口不相容、应用平台五花八门等。“我们的这个系统和平台是开放的,可以实现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互联互通。”顾德道说,除了打通数据壁垒,这个平台还能为城市管理者、企业和市民提供数据、算力、算法、知识等信息化资源。
“为什么把宁波城市大脑取名CityGo,灵感来自阿尔法狗,但是我们实现的不是像阿尔法狗那样去打败谁,而是做一个智能化开放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实现数据、资源、算法的共享,个体或单位能在这个平台上获取他们想要的东西,也能使用可视化图标和模块构建一个适用于他们的应用系统。”顾德道介绍说,未来CityGo可以在城市中扮演四个角色:城市数据的“大管家”、城市的智能“神经中枢”、城市运营的“金算盘”、 城市数字创新的“中继站”。由于宁波智慧城市建设在全国起步较早,CityGo有望为全国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新的路径和探索。
作者:通讯员 刘海波编辑:蒋萍责任编辑:蒋萍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转载请注明出处。若需了解详细的安防行业方案,或有其它建议反馈,欢迎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