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参考报》:我国四大智慧城市群加速成形

《经济参考报》9月28日刊发题为《我国四大智慧城市群加速成形》的报道。文章称,智慧城市建设是推进物联网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未来我国大力发展物联网产业的先决条件。日前,德勤发布《超级智慧城市报告》显示,目前全球已启动或在建的智慧城市有1000多个,中国在建500个,远超排名第二的欧洲(90个)。从在建智慧城市的分布来看,我国已初步形成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中西部四大智慧城市群。

《经济参考报》9月28日刊发题为《我国四大智慧城市群加速成形》的报道。文章称,智慧城市建设是推进物联网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未来我国大力发展物联网产业的先决条件。日前,德勤发布《超级智慧城市报告》显示,目前全球已启动或在建的智慧城市有1000多个,中国在建500个,远超排名第二的欧洲(90个)。从在建智慧城市的分布来看,我国已初步形成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中西部四大智慧城市群。


业内普遍认为,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是我国大力发展物联网产业的诸多措施之一,在中央和地方的推动下,我国物联网产业正逐步进入产业起步期,产业规模进入“万亿时代”,未来将持续高速增长。


四大智慧城市群成形


据《超级智慧城市报告》显示,目前我国在建的智慧城市达到500个。根据计划,2016年到2020年期间,我国要培育100个新的智慧城市。智慧城市对医疗、交通、物流、金融、通信、教育、能源、环保等领域的发展具有明显的带动作用,将给城市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持续支持。


《经济参考报》:我国四大智慧城市群加速成形

↑8月23日,观众在首届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上参观“城市智慧交通新生态”动态沙盘。新华社记者 王全超 摄


国家发改委、工信部,以及负责智慧城市建设的三大运营商数据显示,从在建智慧城市的地理位置分布来看,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以北京、天津、大连、青岛、济南为主的环渤海,以南京、无锡、上海、合肥、杭州、宁波为主的长三角,以广州、佛山、深圳、厦门为主的珠三角,以及以西安、成都、重庆、武汉为主的中西部四大智慧城市群。


除了上述核心城市外,截至2017年底,已有超过300个城市和三大运营商签署了智慧城市建设协议,并有290个城市入选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国家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司副司长伍浩介绍说,建设智慧城市将是“十三五”期间我国推进城市化的重要抓手,也是我国促进物联网发展的重要措施。业内认为,随着更多城市加入智慧城市的行列,上述四大区域将形成覆盖更广、联系更加紧密的智慧城市群,极大地推进我国物联网发展和产业集群快速成形。


在四大智慧城市群形成的过程中,包括芯片制造、传感器设备、系统集成在内的物联网产业集群也依托上述核心城市逐渐发展壮大。例如,在芯片制造领域,上海、北京、深圳等城市已具备相当的产业规模;西安、武汉、成都等中西部城市则依托自身的科研教育优势,在RFID、芯片设计、传感传动、自动控制、网络通信与处理、软件及信息服务等领域形成了较好的产业基础。


迪赛智库研报介绍,截至2016年6月,我国95%的副省级城市、76%的地级城市,总计超过500个城市,均在政府工作报告或“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或正在建设智慧城市。未来,随着5G网络、下一代互联网、工业互联网等网络设施加速部署,我国物联网建设和发展将进入高速发展期,作为推进物联网发展的重要手段,各地智慧城市建设将持续提速。


央地政策密集落地


早在“十二五”时期,我国就将物联网列为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在2010年率先组建了中国物联网标准联合工作组。2013年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物联网有序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随后几年,国务院和相关部门又陆续发布了《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规划(2012―2030年)》《2014年物联网工作要点》《关于印发10个物联网发展专项行动计划的通知》等指导性文件,对物联网发展做出详细安排。


2016年,“十三五”规划明确“助力物联网行业加速发展”,并要求物联网发展不再局限于小型设备阶段,而是进入到包括工业在内的各个领域。2017年1月,工信部发布《物联网“十三五”规划》,明确了物联网产业“十三五”发展目标:完善技术创新体系,构建完善标准体系,推动物联网规模应用,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安全保障能力等。2017年6月,工信部发布关于全面推进移动物联网(NB-IoT)建设发展的通知,要求到2017年末实现NB-IoT网络对直辖市、省会城市等主要城市的覆盖,基站规模达到40万个。期间,建设智慧城市的相关政策也陆续出台,进一步加速我国物联网发展进程。


与此同时,各地也在加速物联网发展。截至2018年8月底,已有北京、上海、天津、浙江、安徽、吉林、贵州等20个省区市,出台了物联网产业政策和措施。业内认为,随着各地具体的措施亮相,我国物联网产业政策体系基本成形,并正在形成良好的央地联动效应。


《经济参考报》记者从多个渠道获悉,未来我国还将以推进5G、下一代互联网建设,以及推进发展智慧产业等为抓手,进一步促进物联网产业发展。近期,工信部总经济师王新哲透露,我国将在芯片等基础领域进行攻关,部署5G网络、车联网、导航网、天地一体化信息网,并加快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机器人、智慧医疗、智慧家居等领域的发展。


产业迈入“万亿时代”


智慧城市的快速建设,以及各项政策的出台,使我国物联网产业保持着快速发展的势头。工信部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6月,我国物联网终端用户已经达到4.65亿户。


日前发布的《2017-2018年中国物联网发展年度报告》显示,我国公众网络机器到机器(M2M)连接数突破1亿台,占全球总量31%;与此同时,物联网产业规模已经从2013年的4896.5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1186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5%。报告还预测,我国物联网产业规模在2017年首次突破万亿后仍将保持快速增长,有望在2018年突破15000亿元。


业内指出,物联网除了自身产业发展外,其与众多领域融合,能够拉动更多产业快速增长。中国通信工业协会物联网分会调研报告显示,物联网技术及产品已经通过试点示范开始在交通、物流、环保、医疗、安防等领域规模化应用。《2017-2018年中国物联网发展年度报告》也显示,从细分行业看,物联网在交通、物流、环保、医疗、安防、电力等领域逐渐得到规模化验证。智慧城市、工业物联网、车联网、智能家居有望成为新一波崛起的产业机遇。


中国经济信息社发布《中国物联网发展年度报告》预测,随着5G网络、下一代互联网等全新基础网络设施的部署,以及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的应用,我国物联网产业将从之前的碎片化发展,顺利过渡到规模化发展阶段,不但产业规模将继续扩容,还将保持高速增长。(完)

《经济参考报》:我国四大智慧城市群加速成形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转载请注明出处。若需了解详细的安防行业方案,或有其它建议反馈,欢迎联系我们

(0)
小安小安

相关推荐

  • 苗圩:着力突破核心芯片、智能传感器等关键技术

    物联网等战略性产业已越来越成为各国高度关注的关键领域。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加强顶层设计,坚持以企业为主体、政府做好引导,统筹协调中央及地方资源,与全球产业界共同努力,打造产业新生态、发展新格局、经济新动力。

    2024年4月18日
  • 《经济参考报》:我国四大智慧城市群加速成形

    《经济参考报》9月28日刊发题为《我国四大智慧城市群加速成形》的报道。文章称,智慧城市建设是推进物联网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未来我国大力发展物联网产业的先决条件。日前,德勤发布《超级智慧城市报告》显示,目前全球已启动或在建的智慧城市有1000多个,中国在建500个,远超排名第二的欧洲(90个)。从在建智慧城市的分布来看,我国已初步形成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中西部四大智慧城市群。

    2024年6月16日 上午5:58
  • 2018物博会物联网与智能制造高峰论坛举办 白皮书发布

    9月16日,“物联网与智能制造高峰论坛”在无锡君来世尊酒店举行。作为“2018世界物联网博览会”的分论坛之一,“物联网与智能制造高峰论坛”邀请了学术界、企业界的多位权威人士以及政策权威机构人士到场,围绕智能制造发展的新趋势、新技术、新应用分享实践经验,进行思想碰撞,解读实践案例,总结实践成果,实现智慧共享,积极为全球智能制造发展献计献策。同时,《工业物联网互联互通白皮书》(2018年9月版)在现场发布。

    2024年1月31日
  • 泓格科技联合物联网软件供应商推出ExoWISE解决方案

    远程监控是各行各业优化生产的一个有效系统。它还有助于减少设备停机时间并提高质量。但是,开发这样的一个系统具有挑战性。因此,泓格科技利用Exosite的技术向客户提供端到端物联网解决方案――ExoWISE。

    2024年1月27日
  • 自动驾驶将在责任认定等政策取得突破 鼓励先行先试

    苗圩强调,设立雄安新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历史性战略选择,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雄安新区在通信、道路、智能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具有后发优势,有利于高起点、一体化统筹部署。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会同有关部门,与雄安新区合作开展车联网及智能交通示范应用,推动相关产业集聚发展,构建美好的出行服务体系,培育车联网产业发展的标杆和典范。

    2024年6月14日 资讯
  • 诺基亚贝尔携手荣彩科技推进智慧工业应用落地

    诺基亚IMPACT物联网平台是全球首个与芯片级深度合作并开放源码的物联网硬件平台。这一业内领先的融合设备管理解决方案可向8万余种类型的宽带、家居及物联网设备提供生命周期管理模式,并可为NB-IoT及LoRa连接、视频分析、智能停车等功能和应用提供支持。

    2024年4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