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安防是安防行业新的突破点

地铁安防领域,主要包括视频监控系统、门禁系统、防盗报警系统和智能视频分析。“作为实时图像核实和历史图像的查询工具,视频监控系统是最核心、最重要的部分,占据70%-80%份额,门禁系统则主要针对地铁用户内部管理,约占10%-20%,防盗报警系统相对较小。

  地铁建设的狂飙猛进,给安防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商机。2005年伦敦地铁爆炸案给全球轨道交通行业敲响了警钟,国内对于轨道交通安防的重视度及投资力度都呈上升趋势,视频系统在轨道交通中的比重加大。“从地铁安全威胁的角度来说,爆炸事件在国内发生的可能性很小,但是地铁人流高度聚集,尤其是在高峰时段人流量大,存在潜在危险,一点小情况的发生就可能造成人群的恐慌,致使人们盲目逃窜,造成人流的拥挤甚至踩踏事件发生,因此需要安防系统可进一步在客流控制、预警及危机处理等方面做更多的工作。”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建设事业总部总工程师室工程师陈钢指出。


  地铁安防领域,主要包括视频监控系统、门禁系统、防盗报警系统和智能视频分析。“作为实时图像核实和历史图像的查询工具,视频监控系统是最核心、最重要的部分,占据70%-80%份额,门禁系统则主要针对地铁用户内部管理,约占10%-20%,防盗报警系统相对较小。从未来的投入来看,安检和爆炸物探测、可燃/有毒气体检测将在轨道交通中获得较大的应用。从应用需求来划分,地铁视频图像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为运营服务的视频监控系统,主要为控制中心、车辆段、车站和运营所用;另一部分为公安服务的公安视频监控系统,实现市局、地铁分局、派出所和警务室的监控。”深圳中航电脑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欣介绍。


  地铁运营于相对狭小封闭的地下空间内,人流密集,易受攻击与破坏。“随着地铁视频监控建设需求的日益高涨,监控摄像机数量倍增,仅凭值班员的主动监视发现问题,难以实现,智能是不变的需求。”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陈钢表示。当前,地铁安全管理已从被动事后补救型发展为比较主动的预见性安全管理方法,通过智能视频分析技术实现预警、预防需求明显。


  浙江浙大中控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技术副总监兼轨道交通事业部总工程师李健生指出,地铁安防已经是国内外众多城市除信号系统外重点建设的系统之一,如果单纯从传统的安防系统如CCTV、门禁系统等弱电系统来估算,国内20多个兴建城市的规模,每个城市每条线的传统安防系统大约1亿,每个城市6条线计算,那么总计120多亿元人民币。在整个地铁建设和运营成本上所占比例并不很高,但当遇到极端事件时,发挥的作用则是举足轻重的。


  安防技术发展十分迅速,地铁安防处于发展阶段,应该多一些新的技术及新厂商,兼容并蓄,用开放的心态来做。

地铁安防是安防行业新的突破点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转载请注明出处。若需了解详细的安防行业方案,或有其它建议反馈,欢迎联系我们

(0)
小安小安

相关推荐

  • 廊坊智能交通管控见成效 高峰缩短20分钟

    河北省廊坊市交管部门推进智能交通管控,完善扁平化指挥体系,建立起交通信号控制、交通流采集、城市道路电视监控等九大系统,市区早晚高峰时长,由1小时缩短至40分钟。

    2024年9月16日
  • 非同凡响-EV在华30周年庆典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顺利召开

    博世安防通讯系统中国区总经理付云平先生以及博世安防通讯系统通讯业务销售总监董涛先生为此次活动致开场辞,向与会人员表示了热烈的欢迎。随后,博世全球专业音响技术总监BillGelow为大家分享了EV全球历史和成功案例。作为博世专业音响业务拓展总监,更是EV中国三十年的亲历者,石敏先生为与会来宾介绍了EV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历程,并就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接下来,博世通讯业务技术经理杨华先生为与会人员现场演示了EV产品,零距离品鉴EV最真实的声音。

    2024年4月7日
  • IDC联合华为发布《全闪存数据中心白皮书》

    在2021华为金融创新基础设施峰会上,全球领先的IT研究和咨询公司国际数据公司(IDC)联合华为共同发布了《全闪存数据中心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

    2024年1月28日
  • 《基于大数据的商业渠道人脸识别管理系统规范》发布

    本规范规定了基于大数据的商业渠道人脸识别系统规范的构成,功能要求以及技术要求。 适用于各种商业渠道人脸识别系统的规划、设计和安装。

    2024年1月28日
  • 未来3年中国网络视频竞争将更规模化和差异化

    近年来,随着中国网络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网络视频行业的不断成熟,中国网络视频市场的消费需求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

    2024年1月31日
  • 选准低空经济切入点

    低空产业具有创新引领、绿色低碳、跨界融合等特点,门槛不低。逐梦这片市场规模达万亿元级的“蓝海”,更需找准竞速切入点,提升创新能力,不断为产业延链赋能。

    2024年6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