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研发经费分配“公共安全风险与应急专项”占比最大

社会发展和高新技术两大板块合计投入近90亿元,占总经费的7成。而应对公共突发事件的“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与应急技术装备专项”成为目前公布专项的“最大赢家”,新能源汽车项目则受到“青睐”。

【安防在线 www.anfang.cn】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经费分配图谱日渐明晰。《经济参考报》记者从科技部获悉,截至目前,今年重点研发计划共计立项640项,429家单位共获得127亿元国拨经费的资助,涉及社会发展、高新技术、农林科技以及基础研究四大板块的38个专项。其中,社会发展和高新技术两大板块合计投入近90亿元,占总经费的7成。而应对公共突发事件的“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与应急技术装备专项”成为目前公布专项的“最大赢家”,新能源汽车项目则受到“青睐”。

专家表示,随着创新驱动国家战略的深入推进和科技体制改革红利逐渐释放,智能制造、农林科技、生物医药研发等领域,将在中央财政的扶持下迅猛发展。不过,要让有限的经费花在刀刃上,仍需进一步完善科研项目管理制度和配套措施。

整体来看,今年立项项目呈现周期短、单项资金强度变小的特点。“由于‘十三五’已经进入中期,距离‘十四五’只有两年时间,因此大部分项目的执行周期都不足5年,以3-4年为主。项目的经费强度也相应地由2016年的2400万元/项降低到2018年的2000万元/项。”中国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李红军博士向《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

国家重点研发经费分配“公共安全风险与应急专项”占比最大

具体来看,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经费2018年度在社会发展和高新技术两大板块分别投入50亿元和40亿元经费,占2018年度总经费的40%和30%。而农业板块投入保持稳定,2018年农林科技新批项目近100项,经费20亿元。为落实“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新增了“蓝色粮仓科技创新”和“绿色宜居村镇技术创新”两个专项,预计安排10亿元的经费。

“百姓生活健康等方面项目目前依旧是投资重点。”李红军博士向《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例如,应对公共突发事件的‘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与应急技术装备专项’本年度资助了55个项目、12.866亿元的经费,在所有专项中拔得头筹。政府大力推广的新能源汽车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2018年获得10亿元的经费资助,主要投向了电池、电机研究。”李红军分析称。

另外,从科研经费分配对象来看,127亿元国拨经费分配对象主要是科研院所、高校和科技公司。其中,公司偏重重大高新技术,科研机构和高校则以社会发展和基础研究为主,这一特点基本将贯穿整个“十三五”期间。

值得一提的是,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公司呈现“三足鼎立”之势时,民营企业力量稍显薄弱。今年来看,前三者项目和经费的比重约为4:4:2。项目在科研实力强的单位集中度较高,例如中国科学院系统共获得380余项、90亿元的经费,清华大学则是高校中的翘楚,三年共获得80余项、18亿元的经费,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因为从事轨道交通的研究,三年共获得11项、15亿元的“大单”。但是在获批项目中,民营企业参与度不高。

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主任陈劲认为,应进一步增加基础研究和农林科技的投入和项目设置,因为基础研究是原始创新的基础,是理论创新的关键。

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方面,加强农林科技以加快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十分关键。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应进一步加大对其投入,民营企业也应进一步介入产业核心技术的创新。

事实上,“十三五”期间国家对科研计划改革不断推进,继续简政放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实现了包括预申报、预评审、答辩、上报等各个环节全流程痕迹管理以及公示制度,避免了暗箱操作。2018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为科技界创造一个良好干净的氛围。2018年10月份,科技部、教育部等五部门又发布了《关于开展清理“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专项行动的通知》。

“项目组织部门和专业管理机构需落实中央放管服精神,进一步简化项目立项、过程管理中的各项程序。科研工作者可合理使用项目经费聘请科研财务助理,将自己从琐碎的日常事务中解脱出来,专心于科学研究。同时要加强自身、课题组成员以及学生的科研诚信建设,避免出现假实验、假数据、假结果、假论文。”李红军表示。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转载请注明出处。若需了解详细的安防行业方案,或有其它建议反馈,欢迎联系我们

(0)
小安小安

相关推荐

  • 浙江省委省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

    为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深入实施标准化战略,高标准引领高质量发展,结合浙江实际,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

    2023年11月28日
  • 潍坊安丘:建立AI智慧作业体系,为教学减负提效

    为切实提高教育信息化及教育现代化水平,加快“人工智能+大数据”融入学校教育教学,潍坊安丘市大数据中心通过建立日常作业、随堂练习、考试测评等全场景数据收集模型…

    2024年3月9日
  • “数字+执法” 上虞公安打造“简案快办”模式

    今年以来,上虞区公安分局持续深化法治公安建设,紧紧围绕数字化改革要求,坚持利民为本、安全为要、质量为先,迭代升级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全力打造“简案快办”新模式…

    2023年10月25日
  • 四川攀枝花构建科技防范网络体系

    面对新形势,该区关注社会治安出现的新特点、新动向、新趋势,创新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以辖区技防建设工作为突破口,以确保公共安全为目标,以降低发案率为导向,着力提高动态化、信息化条件下驾驭社会治安局势能力,充分发挥技防设施在维护稳定、打击犯罪、治安防控、社会治理、服务群众中的特殊作用,全面提升辖区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2024年2月6日
  • 中科院AI:中科高研新中医机器人将新中医与人工智能相结合突破技术创新

    8月15日,令全球科技爱好者以及人工智能行业关注的2018世界机器人大会于北京亦创国际会展中心拉开帷幕。作为中国机器人领域规格最高的国际盛会,世界范围内的知名机器人企业都将汇聚于此,中国科技企业也将迎来向全世界展示机器人创新的最佳平台。

    2024年7月12日 资讯
  • 天津污染源企业自动监控系统今年联网

    市环保局日前下发《关于做好天津市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建设工作的通知》,给出企业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的安装、联网时间线,公众对重点污染源的排放知情范围将继续扩大。

    2024年4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