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发展已突破一定“阈值”,打造“上海高地”需要放大“头雁”效应

上海是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也是一个拥有2400多万常住人口的超大型城市。长期以来,上海领中国开放风气之先,开放、创新、包容已成为这座城市最鲜明的品格。在上海发展人工智能,具有得天独厚的科教资源优势、应用场景优势、海量数据优势、基础设施优势。

新一代人工智能,是继蒸汽机、电力、互联网之后的又一革命性力量,正在深刻改变世界。今年9月,首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举办,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向大会发来贺信,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人工智能发展的高度重视;10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进一步强调,人工智能是引领这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具有溢出带动性很强的“头雁”效应。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是我们赢得全球科技竞争主动权的重要战略抓手,是推动我国科技跨越发展、产业优化升级、生产力整体跃升的重要战略资源。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和重要讲话精神,牢牢把握人工智能发展大方向大逻辑大趋势,积极抢抓人工智能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进一步放大人工智能的“头雁”效应,加快建设人工智能发展的“上海高地”。

【安防在线 www.anfang.cn】人工智能不是一个单项技术

从历史演进看,人工智能不是一个单项技术,而是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潮相伴生的大趋势。自人工智能概念提出至今,已经历一个甲子,期间曾在社会上引发三次热潮。有意思的是,这三次热潮都与下棋有关。

第一次是1962年,IBM的计算机靠初级的“自我学习”,战胜了跳棋高手;第二次是1997年,“深蓝”靠“穷举法”,战胜了国际象棋世界冠军;第三次是2016年,阿尔法狗靠“深度学习”,战胜了顶级围棋选手。但前两次,由于受到算力、算法和硬件的限制,人工智能热了一阵,便很快陷入沉寂。而第三次,新一代人工智能就像“天才的婴儿”,与移动互联网、大数据、超级计算、传感网、脑科学等新理论新技术相伴而生,与互联网、物联网元神合体,充分吸收海量数据、极速算力、优越算法和丰富场景提供的“养料”,迅速迭代、迅猛发展。比阿尔法狗晚一年问世的阿尔法零,无需学习海量棋谱,仅凭“自我博弈”积累的经验,就可以轻松击败前者。因此,新一代人工智能绝不仅仅是单一技术突破,而是孕育于、伴生于、脱颖于时代大潮的集大成之作,必将引发链式突破,也最有可能“引爆”第四次工业革命,加速释放历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积蓄的巨大能量,推动经济社会向智能化加速跃升。 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大现象、大逻辑、大趋势。正因为如此,有科学家将人工智能称为“人类需要做的最后一项发明”。

人工智能发展已突破一定“阈值”,打造“上海高地”需要放大“头雁”效应

与其被动担心,不如主动担当

从发展现状看,人工智能的发展已突破一定“阈值”,正实实在在地影响经济发展、变革社会生活。随着算力的急速提升和数据存储成本的快速下降,人工智能正加速跨越“0”和“1”的界限,从技术变革跨入产业创新的重要窗口期。

一方面,人工智能的核心价值在于“赋能”。 人类创造了技术,但人工智能却是第一次实现技术比人类更聪明。人工智能可以创造算力6年提升30万倍的“超级摩尔定律”,通过对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经济活动各环节的再造,让我们拥有了推进全产业升级的技术工具和经济增长的全新引擎。据埃森哲预测,到2035年,基于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中国、美国和日本的实际总增加值年增速,将分别提高到7.9%、4.6%和2.7%。 显然,这种能量绝非任何一项传统技术或传统产业所能给予的。

另一方面,人工智能的深层影响在于“重构”。 如果说,互联网的出现,只是打破了空间的束缚,提高了人和人之间的沟通效率,那么,物联网、人工智能的发展,则是加快打破人和物之间的壁垒,朝着万物为我“随心所用”的境界不断迈进。随着经济社会从数字化、网络化向智能化加速跃升,未来人类的多数工作将逐步被机器替代,大量的行业将面临重新定义,社会转型将来得更加猛烈。人们将借助人机协同,从枯燥乏味、重复琐碎的工作中解放出来,更自由地创新创造、更优雅地生产生活、更深入地感知世界、更幸福地体验人生。

从未来前景看,人工智能发展既面临不确定性挑战,更带来千载难逢的大机遇,拥抱人工智能才能拥有未来。有人说,人工智能既可能是“马良神笔”,也可能是“潘多拉魔盒”,只有掌握它才能发挥其积极作用。对于新生事物,与其被动担心,不如主动担当。当前,我们仍处于弱人工智能阶段,未知远远大于已知。比如,人工智能将怎样冲击就业结构、法律法规、社会伦理?超人工智能的“奇点”会不会来、何时来?人类智慧到底能不能控制人工智能?这方面问题不胜枚举。但这些都只是“成长中的烦恼”,与其被动担心,不如主动担当。

对于新生事物,我们不能高估一年的变化,也不能低估五年的变化。纵观历史,由于犹豫不决而错失发展机遇的例子比比皆是。 200年前,在工业革命时代选择闭关锁国的,后来大都被坚船利炮敲破了国门;40年前,在电脑大发展时期错过芯片和软件开发的,只能眼看着别人占据技术制高点;10年前,错过从电脑端向移动端转型的,也就错失了移动互联网的巨大商机。当今时代,科技进步一日千里,原先预测需要20年才能获得的进步,计算机2年就能实现。我们有理由相信,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也必将超乎我们的想象。只要我们以开放的胸怀去拥抱它、以理性的精神去规范它、以担当的作为去用好它,就一定能创造一个无限美好的智能新世界。

上海发展人工智能有四个着力点

上海是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也是一个拥有2400多万常住人口的超大型城市。长期以来,上海领中国开放风气之先,开放、创新、包容已成为这座城市最鲜明的品格。在上海发展人工智能,具有得天独厚的科教资源优势、应用场景优势、海量数据优势、基础设施优势。

这些年,上海把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作为优先战略选择,全面实施“智能上海”行动,抓住用好大数据、人才和基础设施这三个核心要素,推动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集聚了依图、深兰等上百家人工智能企业,构建了人工智能全产业链条,形成了人工智能集聚区,一个开放协同、创新活跃的发展生态正加快形成。特别是首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召开后,大会的“溢出效应”进一步凸显,微软、阿里巴巴、百度、科大讯飞等国内外著名企业相继来沪开展项目合作,重点区域人工智能发展规划陆续出台,人工智能发展基金筹备取得进展,上海人工智能发展呈现出企业、人才、资本加速集聚的良好态势。

当前,上海正按照中央新的定位要求,努力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加快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迫切需要新一代人工智能添薪续力。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在首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开幕式致辞中明确指出,上海将以面向全球、面向未来的视野,全力打造人工智能创新策源高地、应用示范高地、制度供给高地、人才集聚高地,加快建设人工智能发展的“上海高地”。我们感到,实现这一目标,根本是要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人工智能的重要论述为统领,按照李强书记的部署要求,高起点谋划、战略性布局、大手笔推进,让人工智能的“头雁”效应在上海更加凸显、充分释放。

一是着力构建“智力大脑”,让一切AI智慧汇聚激荡。 瞄准世界人工智能科技前沿,集合精锐力量,强化协同创新,下好“先手棋”,勇闯“无人区”,在脑智能、类脑智能、人机混合增强智能等基础理论研究上大力攻关,在智能感知技术、理解认知技术、计算处理技术和智能执行技术等关键技术攻关上大力突破,确保我国在人工智能这个重要领域的理论研究走在前面、关键核心技术占领制高点。

二是着力打造“智慧场景”,让一切AI应用尽展风采。 坚持需求导向、市场倒逼,积极培育人工智能创新产品和服务,鼓励最新人工智能技术在上海率先“试水”,全面推进“人工智能+”在教育、医疗卫生、体育、住房、交通、助残养老、政务服务和社会治理等领域的深度应用,加快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运营全生命周期智能化改造,推动智能化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高经济社会发展智能化水平。

三是着力培育“智能产业”,让一切AI活力迸发涌流。 聚焦培育智能制造、智慧金融、智能驾驶、智能交通等人工智能新兴产业,不断提高以智能传感器、智能芯片、智能软件为重点的产业核心基础能力,促进人工智能同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培育一批引领带动作用强的本土龙头企业和“隐形冠军”,加快人工智能特色化产业集聚区建设,推动人工智能新技术、新产品、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速涌现。

四是着力营造“智慧生态”,让一切AI要素竞相激活。 瞄准全球最好水平,打造最开放的应用场景,形成最健全的产业服务平台,提供最到位的金融扶持,建设世界一流的发展生态。加强人工智能法律法规、伦理道德和社会问题研究,建立健全人工智能技术标准、产权隐私保护和安全监管体系。集聚人工智能顶尖科学家、企业家、投资家,加强高层次人才和后备人才培养,让上海成为智能时代的英雄辈出之地。

作者单位:中共上海市委研究室科教文处)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转载请注明出处。若需了解详细的安防行业方案,或有其它建议反馈,欢迎联系我们

(0)
小安小安

相关推荐

  • 建智慧城市不是对城市打“新技术吗啡”

    智慧城市建设不是对城市局部打一针“新技术吗啡”,也不是对城市进行的大规模新技术应用试验,而应该是围绕提升城市系统服务和人的宜居性而进行的城市改进。

    2023年8月20日
  • 《全球智慧之都报告(2020)》最新发布

    上海社会科学院和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日前联合举办的“可持续智慧城市论坛”上,《全球智慧之都报告(2020)》和《世界公共部门报告(2019)》中文版两份报告正式发布。

    2024年1月28日
  • “智慧城市”优秀解决方案获奖企业 传统安防企业是主力军

    从获奖企业分析,此次活动集中了行业的优秀传统安防制造企业企业,包括海康威视、浙江大华、宇视科技、天地伟业、苏州科达、中星技术、同方威视、蓝色星际、熵基科技、达实物联、安居宝、林立等行业领军企业;另外还包括高新兴、佳都科技、富盛科技、金鹏电子、易华录、南瑞继远、北京声讯、浩云科技、天跃等优秀集成商。

    2024年1月12日
  • 构建新型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AIIA智慧城市产业委在杭成立

    11月10日上午,在中国城市学年会・2019开幕式上,由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发起组建的“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AIIA)新型智慧城市产业委员会”举行了隆重的揭牌仪式。

    2024年1月20日
  • 2016智慧城市国际博览会开幕 智慧安防成亮点

    在智慧安防领域,华为携ICT亮相展会,布局智慧城市生态圈,现场观众可以充分感受华为在平安城市、智慧政务、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社区等业务。中安消作为安防行业知名企业展示了其最新的智慧城市解决方案,包含城市公共安全、智慧民生、智慧产业、智慧融合四大领域,着眼于政府最亟待解决、民众最关切的一系列问题。清华同方在智博会现场展示了其将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技术与安检技术产品进行深度结合,推出了融合智能云查验、大数据自动采集分析、客户远程操控等功能的智能安检解决方案。

    2024年1月30日 资讯
  • 《2020中国智慧城市发展研究报告》发布

    《2020中国智慧城市发展研究报告》从“新基建”视角展开,概括了智慧城市的发展背景、整体现状和技术框架,对新基建与智慧城市的关系进行拆分解读,研究了国内外智慧城市建设的优秀实践案例,最后根据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实际问题指出当前发展要素和未来发展的核心方向。

    2024年1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