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份《中国人工智能城市感受力指数报告》发布

近日,艾瑞咨询联合“智能视觉”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商汤科技发布了《2018年中国人工智能城市感受力指数报告》,深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杭州六座城市,首次从居民感受力的角度出发,将不同城市的需求和使用情况进行了量化梳理和对比。

【安防在线 www.anfang.cn】

近日,艾瑞咨询联合“智能视觉”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商汤科技发布了《2018年中国人工智能城市感受力指数报告》,深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杭州六座城市,首次从居民感受力的角度出发,将不同城市的需求和使用情况进行了量化梳理和对比。

报告认为,人工智能发展进入全面落地期,成为城市发展重要支撑。同时,上海、北京、深圳人工智能城市建设发展良好,一、二线城市交通和安全场景居民AI需求最大,医疗场景AI潜力最大,未来需求、人才和感知是发展重点。

一言以蔽之,经历了从1990年代开始的数字城市、无线城市和智慧城市建设后,更黑科技的人工智能城市,其实已经进入到了我们的身边。

以人为本,人工智能城市是要让人“三生”有幸

人工智能城市是什么?请不要将其想象成科幻电影里的机器人进行服务和管理。

按照报告给出的定义,人工智能城市指以数据为驱动的城市决策机制,根据实时数据和各类型信息,综合调配和调控城市的公共资源,最终实现自动智能化,达到运作效率最优化的城市。

是不是看着还没有完全明白。

用更通俗的话来说,就是让人更加的“三生有幸”(在生产、生活和生态等各方面,更加有幸福感)。

这样的好事,要多久才能体验到呢?

举个例子,上海市政府于2017年11月提出全面实施“智能上海(AI@SH)”发展行动,并与商汤科技达成了全面战略合作。而短短一年时间,效果已经显现出来。据报告显示,上海地区居民整体对AI的感受力较强,AI使用指数总分为64.2,AI需求指数总分为68.0。

为何感受如此强烈?如上海徐汇西岸,这个前不久举办过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会、被媒体称之为人工智能技术的试验场的地方,就有一个商汤科技用以作为智慧城市的样板空间的“智慧公共空间管理平台”存在。

按照解放日报的描述,西岸集团的中控室,有一块巨型屏幕,呈现的是一幅三维西岸实景地图。地图上,行人、安保人员、非机动车、机动车等各种人和物一应俱全,并在人脸识别、姿态识别、视频结构化分析等技术支撑下,自动显示它们的主要特征和状态。

假设有人走失,就不用登报、上电视和用广播找人这么麻烦了。只要将此人的照片输入平台,就能与海量的人体特征数据进行比对;即使一时没有照片,还可将文字描述输入平台,如输入“白色上衣、蓝色短裤、背一个包”进行搜索。

正如报告所言:“随着‘人’在城市中的重要性越来越被重视,人工智能城市除了提供更加系统化智能化的应用和服务外,更加注重这些应用和服务的体验感。”

首份《中国人工智能城市感受力指数报告》发布

“城市的智慧体现在生活在城市中的人身上,人工智能与城市的结合除了提供更加系统化、智能化的应用和服务外,更关键的在于体验感的落实和提升”,在商汤科技联合创始人、首席执行官徐立看来,“人工智能城市的真正魅力和价值在于服务于人”。

此次报告中,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在调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杭州六座城市后发现,通过皮尔森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各典型城市地区市民的AI使用指数与市民的城市生活幸福感呈现正相关关系。且居民在AI层面的使用场景越频繁,其生活中的幸福感会越多。

场景落地,人工智能城市正在扑面而来

人工智能城市,距离我们还有多远?这是一个场景落地的节奏问题。

报告显示,从AI需求指数的细分场景得分来看,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居民在AI需求细分指数上对于交通的需求度均为最高,通过人工智能服务解决交通拥堵、实现智慧出行这一诉求是城市市民的普遍诉求。在AI使用指数的细分场景分数方面,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用户均使用安全相关AI服务最多。而在细分场景的潜力值方面,一、二线城市医疗AI潜力最高。

显然,交通、安全和医疗就成为了最能衡量人工智能城市落地速度和效能的节点。

首份《中国人工智能城市感受力指数报告》发布

AI+交通: 高效解决交通拥堵、实现智慧安全出行。艾瑞报告显示,一、二线城市居民对交通领域的AI需求排在首位,这一需求具体体现在两大方面:一是交通基础设施层面的“城市大脑”;二是运行在交通基础设施中车辆本身的智能化,即为大众所熟知的AI+智能驾驶。

商汤科技就是完成这一双重赋能的典型案例。一方面,商汤在视频结构化解析等应用于交管行业的算法上优势出众,并在与上海、深圳等多地的合作落地中积攒了丰富的经验。另一方面,凭借原创领先的算法技术,以及与车企的优势合作,商汤也已经切入到了智慧交通的更深层面――智能汽车。在与本田的合作中,商汤科技为本田提供移动物体识别技术等先进的视觉算法,及用于自动驾驶的芯片和嵌入式系统。

AI+安全: 超大规模、综合性城市级分析场景,将会成为智慧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近年来,随着城市综合管理与治理智能化需求的提升,进行多场景联合分析和深层数据挖掘的需求不断扩大,这要求建设更大规模的系统,向着万路、甚至十万路量级迈进。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促进人工智能在公共安全领域的深度应用,加强生态领域人工智能运用,运用人工智能提高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水平。

目前,商汤科技正在着力打造向未来的智慧城市“视觉中枢”,为城市提供“能看懂、能思考、能指导行动”的核心分析能力。商汤“视觉中枢”以SenseFoundry方舟城市级视觉开放平台为核心,包括SenseFace人脸大数据实战平台、SenseCity视频结构化系统、SenseCrowd人群分析系统、SenseTotem深度学习视图情报研判系统等大量行业领先、与需求紧密结合的应用与产品,以及SenseID身份验证一体机等边缘侧产品,实现多场景的全方位赋能。

AI+医疗:与城市自身的医疗资源及医疗发展水平紧密关联。艾瑞报告指出,尤其是二线城市,由于医疗水平和资源的局限性,在AI医疗服务上表现出了更大的潜力值。而在这个群众关注度极高的领域,视觉AI企业表现出了强势的一面,商汤科技就是其中之一。

今年8月,商汤宣布在美国新泽西州成立北美智慧医疗实验室,邀请人工智能医疗领域的国际顶尖专家Dimitris Metaxas教授加盟,并担任实验室医学影像分析首席科学家。

9月商汤发布了首款医疗AI产品原型――SenseCare智慧诊疗平台,进行垂直应用,探索AI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临床应用。这一平台,还计划覆盖骨科、呼吸科、放疗科、神经内科、心内科等多个科室,赋能从诊断到治疗规划、耗材设计、手术跟踪预测等多个工作环节,全方位助力医生提高工作效率及精度。

上述一切的达成,来源于商汤自身“从源头掌握技术的核心链条”而带来的蝶变,这也是其被中国科技部指定为第五大国家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的根源所在。

本文来自砍柴网,创业家系授权发布,略经编辑修改,版权归作者所有,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

阅读剩余 47%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转载请注明出处。若需了解详细的安防行业方案,或有其它建议反馈,欢迎联系我们

(0)
小安小安

相关推荐

  • 重庆三峡广场春节前将安装360个高清探头

    据了解,目前三峡广场的视频监控仅30来个,清晰度有限。高清探头启动后,不仅覆盖广场中心地带,还能覆盖到广场周边的南开步行街和重师等高校。

    2024年6月15日
  • 金溢助力城市交通 亮相2012深圳交博会

    2012年5月28日,由深圳市智能交通行业协会主办的“2012深圳国际智能交通展览会”在深圳会展中心9号馆隆重举行。深圳市金溢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溢)作为“第九届中国城市智能交通论坛”的冠名单位,盛装出席此次盛会。

    2024年4月13日 资讯
  • 《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1)》发布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超3000亿元 增速高于全球

    7月13日,由中国互联网协会主办的2021(第二十届)中国互联网大会正式开幕。开幕式上,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理事长何桂立发布了《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1)》(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2020年,我国互联网行业实现快速发展,网民规模稳定增长,网络基础设施全面覆盖,产业数字化转型效果明显,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信息化发展环境持续优化,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网络治理逐步完善,为网络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2024年1月28日
  • 希捷助《数字生活》拍摄奥运场馆

    2008年2月19日,希捷科技公司(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STX)宣布,为了协助中国顶级摄影和生活类杂志《数字生活》组织的奥运场馆拍摄活动,特别提供了多款FreeAgent Pro数字存储解决方案和Barracuda 7200.11台式机硬盘。

    2024年2月6日
  • 拓宽行业应用场景 多模态大模型加速通用AI进程

    业内分析表示,此次Sora的发布,将促使多模态大模型成为生成式AI的重点发展方向。未来人机交互将通过文字、视觉、语音等多维度沟通,进而提升效率,逐渐向AGI方向迈进。

    2024年3月9日
  • 深圳智慧城市建设领跑全国

    深圳智慧城市建设领跑全国,在最新公布的多项权威报告和评估活动中,深圳智慧城市发展水平评估综合得分全国排名第一。这是记者昨日从深圳市经贸信息委联合有关部门举行的新闻通气会上获悉的。

    2024年4月24日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