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人工智能国际联合研究院(筹)揭牌

据悉,以新一代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兴技术和产业是新动能培育的重点,是促进新旧动能转换的核心驱动力。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是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的领导者,山东大学与其保持着长期紧密的科研合作,期望抓住新一代人工智能战略契机,借助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人工智能的国际影响力,通过深化国际合作,带动山东大学人工智能和计算机软件学科的快速发展,加速“双一流”建设。

【安防在线 www.anfang.cn】12月12日,山东大学人工智能国际联合研究院(筹)论证会暨山东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人工智能联合研究计划启动仪式举行,山东大学人工智能国际联合研究院(筹)同时揭牌。

山东大学人工智能国际联合研究院(筹)揭牌

其中,山东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山大地纬―章丘区人工智能五年联合研究计划的启动,是章丘以经十东路科创走廊“双招双引”的丰硕成果,必将大幅提升章丘经十东路科创走廊的科技化、创新性水平,必将为章丘以科创走廊为主轴,加快产城融合,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据悉,以新一代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兴技术和产业是新动能培育的重点,是促进新旧动能转换的核心驱动力。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是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的领导者,山东大学与其保持着长期紧密的科研合作,期望抓住新一代人工智能战略契机,借助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人工智能的国际影响力,通过深化国际合作,带动山东大学人工智能和计算机软件学科的快速发展,加速“双一流”建设。

山东大学人工智能国际联合研究院(筹)揭牌

作为经十东路科创走廊重要组成部分的山大地纬,联合山东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机构组建山东大学人工智能国际联合研究院,并携手章丘建设与之相配套的人工智能科创平台和人才培养基地,将对章丘打造我省乃至全国的人工智能高端人才聚集、技术研究和应用产业化基地,推动章丘区四新产业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经十东路科创走廊全长25公里、南北纵深5公里,聚集了北大未名、清华启迪、哈工大机器人等17所科研院所,“山东智谷”“院士谷”等高新技术、科研基地,山东大学、山东财经大学、枫叶国际学校等十几所高等院校,串联起济东智造新城和西部智慧新城,成为产城融合、双招双引的“黄金走廊”,并以科创走廊为轴,构建西部智慧新城、中部山水文旅带、东部智造新城三大板块,配套建设章丘科创平台、山能智城、生物医药孵化园、双创基地、山东智谷等一批双创载体,形成数字经济、科创经济、文创经济集聚发展态势。

人工智能将成为人们未来生活的重要命题。此次人工智能联合研究计划的启动,标志着章丘科创走廊在“双招双引”的道路上又迈出了重要一步,必将以人工智能的人才优势、技术优势、应用优势,对章丘实施新旧动能转换,推动高质量发展发挥科技引领作用,必将在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同时,提高章丘经济社会发展智能化水平,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人工智能发展新高地。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转载请注明出处。若需了解详细的安防行业方案,或有其它建议反馈,欢迎联系我们

(0)
小安小安

相关推荐

  • 高新兴被评为“华南地区安防系统集成商三十强企业”

    2012年5月29日,“2012中国智慧城市(深圳)高峰会”在深圳会展中心隆重举行。300多名来自政府主管部门、企业的业界精英,以及相关院士专家,共聚一堂探讨“智慧城市”建设之路。

    2024年9月15日
  • 《民爆行业“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实施指南》印发

    广泛推广安全生产评估、分析模型至全行业,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支撑和服务体系,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行业发展模式。

    2024年4月7日
  • 中安消缔造“大安防” 加速产业升级

    中安消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安消)是我国少数拥有安防、消防两大行业全产业链核心资源的企业。通过持续的资源整合和商业模式创新,实现由传统单一的安防产品制造、轻量级系统集成向全产业链的软硬件产品制造、城市级的系统集成、全方位的安防消防运营服务转变。通过安防和消防系统集成、安防智能产品制造和安防综合业务的协同效应,中安消已发展成为安防消防综合运营服务商。

    2024年7月27日 资讯
  • 天地伟业出席山东教育考试平台建设工作会议

    2010年11月22日,山东省国家教育考试管理与服务平台建设工作会议在著名的“孔孟之乡,运河之都”济宁召开,此次会议为总结山东省各市平台建设经验,部署明年工作计划,根据国家教育巡考系统标准深入探讨产品实现原理及未来发展方向。

    2024年4月12日
  • 由CES看:2015视频监控技术趋势

    随着物联网成为世界各地热议的话题,网络连接的重要性成为了用户的共识,目前通过物联网技术,许多信息技术将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

    2024年4月10日
  • 窄带物联网迈向商业化 智能停车系统应用提速

    据了解,该系统切合道路停车和露天停车场景需求,将有效解决道路停车收费管理难、园区内停车、找车位难等问题,推动城市停车智能化、科学化发展。在部署该系统后,停车拥堵率将降低12%,寻找车位时间减少43%,停车管理收入提高30%。目前该系统已在深圳、南京等地试商用,后续将拓展到更多城市。

    2024年4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