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过路剿灭智能交通 智能化迎挑战

面对中国式过马路的现象,我们并没有对它进行容忍的理由。但是,这样的现状却是我们在构建交通管理系统时不得回避的一个常见的现象。因此,针对如此现象的一些技术手段,无疑成为让这套设备真正发挥作用的重要基础。对于智能交通系统来说,其中的技术含量可以说是通过数十年的实践积累,以及大量的先进技术开发而成,最终使这套既耗时间又耗金钱的设备投入使用。

近日,据某媒体报道,当地历时建设十多年,耗费近两亿元的智能交通系统,如今建设已经几近完毕。在日后的交通管理中,将逐渐发挥更多的作用。然而,就在相关的管理部门准备收获这十多年的辛勤成果时。一个尴尬的情况却不期而遇:这套智能交通系统竟然被著名的”中国式过马路”憋停了火儿。


2亿元智能交通不敌中国式过马路


武汉交通管理部门的科研人员介绍说:如果一条马路在7辆车等灯时的绿灯通行时间为21秒的话,那么一旦车辆增长到20辆,这个方向的绿灯通行时间就会由原来的21秒增加到35秒。这样的工作模式主要是借助距离停车线数十米开外的感应器进行反馈。当感应器感应到较慢的车速或者不太顺畅的通行时,这套系统就会将信息传到控制环节,从而增强这个方向的绿灯通行时间。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合理整合交通资源的智能化系统,却在不经意间被”中国式过马路”轻易剿灭。而这又是怎么回事儿呢?


据相关的工作人员介绍,这套智能交通系统,它的工作主要是根据路口附近某个区域的车辆通讯状况进行判断,而它的前提是车辆能够在一个正常的环境下行驶才可生效。然而,在车流或者人流量较大的区域时,中国式过马路的现象导致车辆每每临近路口时,都会迫不得已的减速甚至停车。而这样的直接结果就是导致车流采集器的判断受到严重的干扰,以至于难以维持正确的判断。


于是,面对这样的尴尬,据说武汉市不得不停用部分这样的装置,改由人工操作的方式,保证交通资源的正常分配。


“聪明的”交通遭遇”笨重的”尴尬


对于智能交通系统来说,其中的技术含量可以说是通过数十年的实践积累,以及大量的先进技术开发而成,最终使这套既耗时间又耗金钱的设备投入使用。然而,就是这套一切以高新技术为基础的设备,却轻易被这种”简单粗暴”的过马路方式彻底报废,听起来也着实有些尴尬。


如今,在我们每每开展工作时,客观环境是我们不得不考虑的重要因素。然而这套经过多年投入的系统却被如此轻易的打败,则多少显出它在环境融合上的脆弱。


当然,面对中国式过马路的现象,我们并没有对它进行容忍的理由。但是,这样的现状却是我们在构建交通管理系统时不得回避的一个常见的现象。因此,针对如此现象的一些技术手段,无疑成为让这套设备真正发挥作用的重要基础。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看出,对于车辆的流量测试,大部分都是依靠路口附近的探测器来展开。但是面对当前很多的复杂道路通行状况,一个简单的探测器显然是难以理想的完成任务的。因此,这也就要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协作能力的发挥。


比如,除了感应线圈以外,能否再通过摄像机对现场路况进行一种形象的追踪,并且采用多向判断的方式,正确的分析出车辆的真正通行状况。或者说,既然了解行人对于车辆的影响,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对一些容易出现行人导致交通混乱的重要节点进行监控或者分析,从而将这些影响力大、却又容易被忽视的群体的通行状况计入我们的参考方面。


而从另一方面来看,如果大量行人闯红灯现象过于普遍的话,是否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出了通行资源分配的不均?那么我们的智能设备是否又该为此进行“聪明的分配”?或者如果“中国式过马路”屡屡破坏交通环境的话,是否也折射出了此处交通设施安排的欠缺?然而面对上面这些诸多的疑问,智能交通的形象则显得那么的无助又苍白,或许从上面这些个角度来分析,智能交通距离真正的聪明还有一段不小的距离。


“中国式过马路”真的省时间么?


当然,在反思智能交通漏洞的时候,作为“中国式过马路”的参与者是否也应该考虑到如此的问题:所谓的快速通过,真的能给我们带来“快速”么?


我们可以继续想象:如果在这样的状态下让智能系统继续判断下去的话,其结果就是无限延长车辆的通行时间,进一步的压缩行人过马路的通行时间,或许旁边本该早已变红的指示灯,却因为行人的“搅合”而迟迟难以做决定。而这也就意味着,行人或许本可以在绿灯保护下的通行,却因为自己的“急躁”而让自己置身于险境。如此看来,在现代社会里,闯红灯未必就是个“高效”的通行方式。


智能交通之窘有忧有喜


一套因为行人闯红灯而被迫暂时关闭的智能交通系统,却引起了两方面的反思,依此看来,智能交通这回面临的这个逄也未必是个坏事。


首先对于智能交通系统来说,这样的一个尴尬提醒我们的技术人员,对于道路流量的勘测,显然不仅仅通过一个传感器探测般简单。尤其对于城市道路这样交通状况复杂的路口,如果要想让自动指挥设备真正的“聪明”起来,那么它所要面临的信息需求,显然也要像一个聪明的人一样有着全面的看事角度,否则的话,一切的美好愿望都会在现实的应用中破灭。而对于一套性能稳定功能全面的智能交通系统来说,如今很多的试验成果恐怕还有很长的路需要继续探索。


而对于习惯“中国式过马路”的朋友来说,我们可以不去谴责这种行为对于交通秩序的扰乱,也不去痛斥它对于交通设施的破坏。我们只是想让大家了解到今天的交通设施之后能够反思这样的交通习惯――它真的能给我们带来高效么?如此的行为又会让谁来最终受益呢?


如今,随着诸多理想与现实的碰撞,或许也正是这些匪夷所思的意外告诉了我们,智能交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一个自觉的交通秩序,同样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中国式过路剿灭智能交通 智能化迎挑战
阅读剩余 54%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转载请注明出处。若需了解详细的安防行业方案,或有其它建议反馈,欢迎联系我们

(0)
小安小安

相关推荐

  • 2021年中国智能家电行业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随着智能家电国家标准的推出,智能家电定义得以统一。随着行业标准的逐步统一,我国智能家电行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通信技术和网络化的不断发展,令网络化和通信化成为智能家电发展趋势。

    2024年4月7日 知识
  • 四川安防(四川安防科技护航智慧城市)

      四川安防:守护天府之国的安全屏障   前言:在美丽富饶的四川盆地,不仅有着迷人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遗产,还有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安防。四川安防作为保障社会稳定和人民安全的重…

    2024年11月18日
  • 安防排名(2023年度安防企业实力排名揭晓)

      安防排名:选择最适合您的安全解决方案   在当今社会,安全问题是每个家庭和企业都无法忽视的重要议题。无论是住宅小区、商业办公还是公共设施,选择一套高效可靠的安防系统至关重要。安…

    2024年11月18日
  • 金三立精彩亮相2012广东安博会

    2012年5月10日,中国广东国际社会公共安全产品博览会在广州琶洲展馆开幕。本届安博会展出规模近20000平方米,吸引了约200家国际知名品牌安防企业参展,展会于10日-12日持续三天举办。

    2024年4月16日
  • 为什么需要智能视频监控技术指标(视频监控的目的和必要性)

    为什么需要智能视频监控技术指标 智能视频监控技术指标是指在视频监控系统中,通过对图像和视频进行智能分析和处理,提取出一系列关键的技术指标。这些指标可以帮助监控系统更加准确地识别和分…

    2024年9月16日
  • 智能视频分析技术道路监控中大放异彩

    近三年,全国各地交管部门建设的电子警察系统,借助先进的电子警察系统,多样化的交通违法行为得到显著遏制,因为交通违法行为产生的交通事故也明显下降。证明了智能视频技术对交通管理起到重要作用。

    2024年4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