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的中原大地,火热而忙碌。
在郑州市郑东新区,一位投资商正在考察投资环境。“我走了郑州许多地方,社会治安令人放心,我对投资有信心。”
在这座被称为“中国十字路口”、人口密度居全国省会第二位的城市,如何以1万5千警力守护1100万人的平安?难题面前,有这样一组答案――
命案侦破率连续5年居全国省会城市和副省级城市前列;“双抢”案件发案较2007年下降30%;年均“双抢”零发案日突破80天;2013年获授“全国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优秀市”,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逐年稳步上升。
当前,平安建设正在全面推进。河南郑州以近年来的成功实践,为“平安中国”的创建贡献出启示性的探索。
打好“四场仗”,有效遏制违法犯罪高发
今年4月11日,郑州新郑市辛店镇发生一起命案:一家理发店的女服务员被杀,凶手隐匿无踪。专案组凭借对一份现场提取的DNA生物检材进行分析,将嫌疑人范围缩小到一个村;通过进一步排查比对,很快将嫌犯抓获。
看似不起眼的生物检材,却成为破案的法宝,这是郑州公安机关科技强侦、信息导侦的一个缩影。郑州公安机关结合本地实际,打好“四场仗”,积极应对不断变化发展的犯罪趋势。
打好专业战。成立打击入室盗窃犯罪专案组和打击“两抢一盗”专业队,更加注重研究犯罪规律,融合传统侦查和现代科技手段,2012年共打掉系列性侵财犯罪团伙700多个。
打好信息战。出台情报信息分析研判联席会议制度,建立三级、四层研判机制,“日研判、周分析”,“由信息到人,由人到案”,推动侦查破案向精确制导型转变。
打好合成战。凡发生重大案件,刑侦、视频侦查等多个警种同步赶到现场,多种手段并用,大大提高破案速度和几率。今年以来破获的现行命案中,65%在24小时内破获,31%在12小时内破获。
打好科技战。依托现有的指(掌)纹库、DNA数据库等,搭建刑事技术信息作战平台,实现了系统之间关联互查,进一步提升了破案手段的技术含量。
织好“五张网”,构筑网格化治安防控体系
2012年6月,郑州市上街区一名保安员在巡逻中发现,一名外籍妇女带着一个中国小孩,形迹可疑。民警根据保安员提供的情况,及时控制该妇女,解救出被拐儿童吴某。
“源头防控、整体预防”郑州公安机关按照这个理念,通过“织”密街面防控网、社区防控网、内部单位防控网、视频监控网和虚拟社会防控网,构建起全覆盖、立体化、网格化、科技化的新型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我们将市区划分为110个网格,实行指挥中心与街面巡逻组的一级接处警。”郑州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主任孙红梅说,交巡警为主要力量,动态巡逻、定点设岗相结合,步行巡逻、车辆巡逻相结合,实兵巡逻、视频巡逻相结合,并以巡防队员、治安志愿者为补充,既提高了见警率,又能有效震慑打击犯罪。
目前,郑州除专业警力之外,还有1.5万名保安队员、1.19万名巡防队员和2310名暂住人口协管员活跃在各个社区,形成了一张严密的社区防控网。
在郑州市公安局指挥中心,记者看到,超大的屏幕墙上闪现着全市的实时情况。“探头站岗、鼠标巡逻”,实现与路面警力的密切配合,警情实时传递、警力适势部署、处置即时到位。
唱好“民生戏”,把温暖送到群众身边
走近郑州市金水路东里路社区,大门横杆上的二维码分外醒目――打开手机微信一扫描,社区民警赵守在的警民联系卡就显示在屏幕上。
谈起自己的辖区,52岁的赵守在最骄傲的,就是这个居民总数近7000人、其中流动人口近2000人的老社区,已连续多年实现“零发案”。
“这要给我们老赵记头功。”72岁的居民崔健说。“我们老赵”在社区扎根13年,从挨家挨户走访慰问、嘘寒问暖,到组建巡逻队维护治安,再到给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群众都把他当作亲人看。
爱民实践非一日之功。近年来,郑州公安机关已连续推出多个警务改革的大动作――
“万警进社区,为民保平安”。精简机关,将更多的警力下沉到一线;推行社区民警兼任社区党组织副书记、居委会与警务室合署办公;实行“一警为主、多警联动”模式;坚持社区民警带队巡逻,零距离服务群众、近距离打击犯罪。
推行局长热线,开辟办理户口、身份证绿色通道,增加交管服务站,开辟“交通绿色通道”救助危重病人……从群众最迫切、最现实的需要出发,郑州公安机关不断推出便民利民举措,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群众身边。
“平安不平安,群众说了算。人民群众对平安和幸福的向往,永远是公安工作的风向标和指南针。这要求我们必须开拓思路,将探索和创新更好更快地转化为平安建设的能力。”郑州市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郑州市公安局局长黄保卫说。
一方平安,是百姓最大的福祉,也是对平安卫士们最好的褒奖。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转载请注明出处。若需了解详细的安防行业方案,或有其它建议反馈,欢迎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