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机动车停车管理办法》通过 停车场建设获重视

停车信息服务方面,本市将建立统一的停车场信息管理和发布系统,对停车位进行编号,对停车信息实行动态管理,并实时公布对公共开放停车场的分布位置、使用情况、泊位数量等。

【安防在线 www.anfang.cn】11月5日,北京市政府常务会原则通过《北京市机动车停车管理办法》。《办法》主要规定了四方面内容:一是确立了市级统筹、区县属地负责的管理体制;二是明确了停车场建设格局、建设主体责任和激励政策,建立停车场建设保障机制;三是加强停车秩序管理,规范停车企业、停车人的行为,提高交通综合管理水平;四是明确执法责任,加大处罚力度,改善全市停车环境。

停车是城市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市民切身利益,为市民所高度关注。相关部门和各区县要从改善民生、提高市民生活质量出发,实施和宣传好管理办法及配套文件,探索运用居住区停车自治管理等多种方式,尽最大努力解决停车问题。同时,要认识到解决停车问题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通过扎实的基础工作,为做好后续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目前,本市机动车保有量已达539.8万辆,正式停车位却只有约276万个,同时还存在部分停车设施闲置、私设停车位乱收费等现象,停车难、停车乱问题突出。

北京《机动车停车管理办法》通过 停车场建设获重视

其中,针对小区内私装地锁霸占公共居民共同享有的公共停车位的问题,办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在道路上和其他公共区域设置地桩、地锁等障碍物阻碍机动车停放和通行,不得在未取得所有权的停车位上设置地桩、地锁。

与此同时,办法还规定了具体的处罚处理措施,明确公安交管、住房城乡建设、城管三部门分别对应管理道路、居住区和其他公共区域三类地区的私设地桩、地锁行为,不仅将责令改正并处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在当事人不在场或拒不拆除的情况下,还有权根据行政强制法强制代为拆除。

此外,在加大惩罚力度的同时,办法还对停车场建设的规划挖潜等提出具体要求。

据介绍,为落实办法,市交通、规划、发改、财政、公安、城管等部门还将陆续出台一系列配套文件,对停车规划、社会资本参与、居住停车位建设补助、占道停车特许经营、停车自治管理等内容进一步细化明确,逐步缓解本市停车难、停车乱问题。

停车场建设挖潜要求

停车信息服务方面,本市将建立统一的停车场信息管理和发布系统,对停车位进行编号,对停车信息实行动态管理,并实时公布对公共开放停车场的分布位置、使用情况、泊位数量等。

此外,办法规定市、区县两级要组织编制停车场专项规划,明确建设时序,并要求停车场建设与城市交通枢纽、轨道交通换乘站紧密衔接。

办法规定,对外开放的停车场无论是否收费都必须配置完善的标志标识,明示名称、服务项目、收费标准等重要信息,并建立投诉处理制度。对中心城区范围内向社会开放的收费停车场还专门作出应当24小时开放的特殊规定,并设置了最高1万元的处罚规定。

关于道路停车泊位,办法规定应当采用协议经营方式,通过协议方式明确经营管理双方的权利义务、期限、终止协议的情形等主要内容,并对道路停车泊位内的车辆逐步实行电子计时收费。

对于出现严重服务质量纠纷、擅自转包转租、未按承诺标准提供服务等行为,专管部门将取消其经营资格。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转载请注明出处。若需了解详细的安防行业方案,或有其它建议反馈,欢迎联系我们

(0)
小安小安

相关推荐

  • 美电贝尔2007年全国巡回展会现正展开

    2007年,美电贝尔公司采取“双刃剑”策略,在不断提高产品品质推出新品的同时,还加大了品牌的宣传与推广力度。

    2024年4月8日
  • 泰科安防设备整体解决方案交流会深圳站精彩纷呈

    2017年7月5日,泰科安防设备全国巡展华南地区深圳站盛大举办。次大会的成功举办,深化了泰科安防设备在华南区的品牌影响力,泰科安防设备将与当地的集成商和终端用户一道,共同致力于打造更安全,更智慧的城市和建筑!

    2024年1月20日
  • 英特尔公布技术路线图:10年后推1.4纳米工艺

    或许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的IEDM大会上,有些演讲涉及的工艺尺寸为0.3纳米的技术,使用的是所谓的“2D自组装”材料。尽管不是第一次听说这样的工艺,但在硅芯片制造领域,却是首次有人如此提及。显然,英特尔(及其合作伙伴)需要克服的问题很多。

    2024年4月7日
  • 门禁跨时代:磁力锁工作原理与优劣鉴别

    我们知道每块磁铁两个极,一个北极(N极)和一个南极(S极),磁铁有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特性。磁力锁正是利用了磁铁的这个特性,采用永磁磁铁(磁珠)制造出来的开锁工具,也有人叫“电子锁”。

    2024年4月18日
  • 深圳安防产业白皮书(2015版)发布

    展望2015年,白皮书认为,深圳安防产业从国际市场分工来看,还处于产业链条的中低端,高科技产品的比重不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不多,生产的安防产品也多是集中在以劳动成本低为特征的相关产品上,这种雷同的产品结构使得企业面临着激烈竞争,不利于整个产业的发展。

    2024年2月5日
  • 国家知识产权局:健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知识产权保护

    一要强化“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的理念,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制度在激励创新中的基本保障作用,支撑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二要围绕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和产业基础再造工程,研究实行差别化的产业和区域知识产权政策,完善知识产权审查制度,健全大数据、人工智能、基因技术等新领域新业态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助力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支撑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

    2024年4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