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山河是杭嘉湖南排工程的主要出海通道之一,承担着太湖流域出海排涝的重任。33年来,该段航道的安全监管完全靠人盯目防,一直缺乏必要的泄洪安全设施和预警设施,因此不了解泄洪信息的船舶误入泄洪危险区域,最终酿成船沉人亡以及撞击桥梁等恶性事故屡有发生,但接下来,类似的事故将得到有效遏制。记者了解到,总投资158万元的长山河泄洪智能监控系统正在加紧建设中,预计年底前完工,这意味着长山河海盐段泄洪期间安全监管将从过去的“人防”升级为“技防”。
长山河是杭嘉湖地区泄洪的最末端通道。每年的夏秋季节,杭嘉湖地区雨量充沛,且台风频繁,经常伴有暴雨,造成内河水位居高不下,防汛形势严峻。据相关记录显示,长山闸泄洪时实测最大流量每秒达553立方米,平均流速每秒达1.84米,年泄洪最长时间280多天,年平均泄洪近100天。“长山河的泄洪安全设施和预警措施是按照上世纪70年代末的泄洪标准来设置的,与长山河海盐段交汇的8条航道共有9个汊口,除靠近长山闸的3处设置节制闸外,其余6处均没有任何节制闸、警示灯光或可变电子显示屏,在泄洪时只能完全依靠‘人防’。”海盐县港航管理处海事科科长朱海东介绍。
同时,他说,为保证长山河泄洪安全,他们推出了“水运通”,即闸门管理所告知地方海事部门泄洪信息,海事部门再通过“水运通”短信平台向船户发布信息。同时,他们每年出动海事艇150余艘次,出动海事人员650余人次,投入监控经费10余万元,但仍无法保证控制所有船舶不闯入泄洪危险区域。“在技术欠缺的情况下完全靠‘人防’,不仅风险大,监管压力也大,据不完全统计,长山闸运营近36年来,泄洪期间共发生较大事故7起,造成7艘船舶沉没、7人死亡、9座桥梁损毁,此外,还有许多小事故。”朱海东告诉记者。
然而,长山河泄洪智能监控系统的建设,将改变长山河安保设施建设相对不完善的现状。据海盐县港航管理处相关人员介绍,该系统主要包括航道视频监控系统、航道LED信息发布系统、航道远程广播系统、激光对射探测抓拍系统等四个部分。建成后,长山河泄洪区域将实现视频监控系统全覆盖,航道上设立的LED电子显示屏将即时显示当前泄洪信息,并且通过与RFID(射频识别)对接,自动显示监控区域内船舶的相关信息。“如果有船舶闯进泄洪危险区域后,指挥中心立即会收到声光报警,此时指挥中心值班人员就可马上通过航道远程广播系统进行喊话,提醒船员退出危险区域,同时,系统也会通过电子显示屏和广播系统发出警告信息。”该人员说。
据悉,长山河泄洪智能监控系统共分二期建设,一期先建设黄湾线上下游和潭桥线三个点和指挥中心,待建成后再实施二期的完善工程和其余三个点建设。届时,长山河海盐段将多一位靠得住、信得过的安全“守护者”,日日夜夜、分秒不休地“奋战”在第一线,彻底解决长达33年之久的长山河泄洪安全隐患这一老问题。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转载请注明出处。若需了解详细的安防行业方案,或有其它建议反馈,欢迎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