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所有建筑工地将安装“电子眼”

今年起,洛阳市将在所有建筑工地安装覆盖整个施工现场的“电子眼”,各施工工地的监控设备将接入全市的统一监控网络,以进一步加大对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的监管力度。

  今年起,洛阳市将在所有建筑工地安装覆盖整个施工现场的“电子眼”,各施工工地的监控设备将接入全市的统一监控网络,以进一步加大对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的监管力度。


  建筑工地全部纳入监控,塔吊也安装“黑匣子”


  今年,洛阳市所有建筑施工现场都将强制安装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其中,塔式起重机安全监控系统简称“黑匣子”)。


  建筑施工工地的远程视频监控系统主要通过设置摄像机、监控系统平台等来实现。每个施工现场要求至少安装4台摄像机,其中工地最高点塔吊上1台、大门出入口1台、施工电梯安全通道出入口1台、材料堆放加工区1台。此外,大型或复杂的工地内,摄像机安装数量应以监控视野覆盖整个工地为标准。


  “在塔吊上安装的摄像头除监控功能外,还将兼顾预警、报警功能。”市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站负责人介绍,当前国内出现的塔吊事故80%是由于超载、超限引起的,安装监控设备后,操作司机可以直观地看到塔吊的工作状态,如重量是多少、力矩多少、幅度多少等,不会引发错误操作。即使司机判断错误,系统也能及时发出警报或自动切断电源,避免事故的发生。


  6月底市区建筑工地全部安装到位


  按照计划,自今年1月1日起,所有新报建的建筑工程必须安装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和塔式起重机安全监控系统;3月31日前,市区内使用起重力矩在60千牛・米以上塔式起重机的建筑工地,都将安装该设备。到6月底前,这类监控设备将覆盖市区范围内所有主体尚未封顶的建筑工程项目。


  在市区建筑项目安装完成后,各县(市)区建设主管部门监管的工程项目将从今年6月起逐步安装该监控设备,9月底前全部安装完成。


  3种方式可以实现随时随地全天候监控


  目前,洛阳市住建部门共监管在建房屋建筑工程1658项,建筑面积约2850万平方米。在该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和塔式起重机安全监控系统安装完毕后,我市还将搭建全市性的监控网络系统平台。系统安装后,可以通过3种途径对施工场地进行监控。


  第一,各施工现场都将设置监控室,对该场地的监控数据和图像进行实时查看,同时对录像资料进行储存,如果需要时可以通过网络随时查看或调阅历史资料。


  第二,利用全市统一的监控平台,可以将前端设备采集的图像数据传输到远程监控中心,市住建部门可以随时查看全市所有施工现场的实时画面。


  第三,该系统还具备手机查看功能,利用手机上网并登陆该平台后,各工地的图像可以通过网络传输,在3G手机上直接连接观看现场画面,真正实现随时随地全天候监控。

洛阳市所有建筑工地将安装“电子眼”
阅读剩余 25%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转载请注明出处。若需了解详细的安防行业方案,或有其它建议反馈,欢迎联系我们

(0)
小安小安

相关推荐

  • 监控摄像机的选购技巧

    监控摄像机的选购技巧

    2024年4月19日
  • 成都高考安防:56个视频监控45间考室

    走进成都七中考点的视频监控室,记者看到,这里56个视频显示器全部开启,监控着该考点45间考室的所有情况。此外,更为重要的是,考点还将安排专门的视频监控员在这里值守,每人实时监控4-5间考室。

    2024年4月25日
  • 视频会议主流技术解议及常见问题

    作为一项发展多年的技术趋势,高清不仅在技术上已经发展成熟,而且已经具备坚实的使用理念。在今年的视频会议市场上,厂商奋力推销高清的独角戏已经很难再看到,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的用户对于高清的咨询。

    2024年4月15日
  • 国家标准出台 理清视频智能分析发展之路

    目前市场上已出现了多种实时视频智能分析设备,但这些产品分别由不同的厂家生产,缺少统一的规范和接口,导致其在监控系统中的应用受到了限制。《安防监控视频实时智能分析设备技术要求》的实施将进一步规范安防监控嵌入式视频实时智能分析设备,为安防监控视频智能分析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024年4月8日
  • 人脸识别技术发展概述及在安防行业主要应用

    人脸识别借由计算机来实现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1964年,WoodrowBledsoe首次尝试以计算形式进行人脸识别任务。最初,Bledsoe用计算出的人脸特征之间的距离矢量来对每个人进行编码。尽管成功实现人脸配对,但也面临计算成本大、效率低的技术局限,因为Bledsoe每小时只能处理大约40张图片。

    2024年4月5日
  • 煤矿加强安全生产井下监控系统解决方案

    系统管理软件采用集成化、模块化设计,将学校日常视频监控、录像模块,安防报警模块和信息沟通平台进行了有机集成,并且实现了各个子模块之间的联动。

    2024年1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