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电兴发:目前无法彻底解决探头补光灯的安全隐患

北京中电兴发科技有限公司智能交通产品经理汪峰认为,智能交通中的卡口断面,由于公安部门需要清晰的前排驾乘人员特征,故设备厂商会在前端路口架设各种气体闪光灯、LED闪光灯、LED频闪补光灯,以看清前排驾乘人员、车身颜色、车牌号码等等特征。现在市场上各种类型及规格的补光灯种类繁多,如果使用不当,确实会对驾驶员造成干扰和影响,在极端情况下,甚至会引起交通安全事故。

近几年,随着平安城市、智能交通等项目的建设,城市街道的探头越来越多,电子监控设备作为高科技的治安和交通管理手段,在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公安部门案件侦破上起到很大作用。但到了夜间,部分探头旁辅助照明的补光灯却存在过亮的情况,让驾驶员叫苦不迭。探头补光灯带来的安全隐患也逐渐引起大家的重视。

北京中电兴发科技有限公司智能交通产品经理汪峰认为,智能交通中的卡口断面,由于公安部门需要清晰的前排驾乘人员特征,故设备厂商会在前端路口架设各种气体闪光灯、LED闪光灯、LED频闪补光灯,以看清前排驾乘人员、车身颜色、车牌号码等等特征。现在市场上各种类型及规格的补光灯种类繁多,如果使用不当,确实会对驾驶员造成干扰和影响,在极端情况下,甚至会引起交通安全事故。


对于探头补光灯频闪带来的安全隐患问题,有政协委员建议增设光控装置,希望通过技术手段避免补光灯频闪现象。


对此,北京中电兴发科技有限公司智能交通产品经理汪峰表示,光控是控制灯何时开、何时关的设备,无法彻底解决安全隐患;另外,探头拍清楚目标还要考虑白平衡、强光抑制等因素,这些都需要补光灯来实现。不同厂家,补光灯的选择不同,最后的效果也大相径庭。而对补光灯的选择,一方面需要丰富的现场经验,二要进行充分的测试。配套的灯既要满足现场的补光要求,又不能过多地影响驾驶员,将交通安全的隐患降到最低。”


汪峰认为,“在近阶段,在现阶段的智能交通中,彻底解决安全隐患的补光灯暂时还没有。选择更合适的补光灯是最好的解决方法。当然,随着技术的发展,未来可能会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如:更低照度的前端传感器,对补光要求更低;更好的补光技术,如红外补光的尝试改造可从新装探头入手。”


北京中电兴发科技有限公司目前主推的LED频闪补光灯支持亮度可调、频闪频率可调、环境亮度阀值可调;自带光控开关,低照度下自动开启补光,可配置阀值;低功率,光源高效、节能环保;既有效地解决了亮度过高对驾驶人员的影响,又能满足公安部门对抓拍图片的要求。


关于如何解决探头补光灯频闪带来的安全隐患问题,您认为是否有更好的方法呢?欢迎踊跃发言。

中电兴发:目前无法彻底解决探头补光灯的安全隐患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转载请注明出处。若需了解详细的安防行业方案,或有其它建议反馈,欢迎联系我们

(0)
小安小安

相关推荐

  • 中电兴发邀您共见全方位、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

    2013年10月29日-11月1日,中电兴发作为“城市管理与国土安全物联网端到端先进解决方案供应商、集成商与运营服务商”。参展2013CPSE深圳安博会。

    2024年9月15日
  • 广西“云安家”:高端安防设备走进寻常百姓家

    2015中电兴发:亚洲安防经济&科技峰会于12月15-16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大会堂盛大举行。12月15日下午,广西国盾安保技术研究所举办了“‘云安家’o2o互联网安防产品介绍会”,项目负责人阙宗元先生对“云安家”项目做了介绍。

    2024年2月7日 资讯
  • 城市的平安建设重视频更应重报警

    据了解在发达国家的公共场所我们经常会看到报警产品,而我国目前在平安城市建设中却普遍存在重视频而不重报警的现象,中电兴发认为没有报警的平安城市建设是不完整的,而,所以我们一直着力于推广宣传“重视频更重报警”的理念。

    2024年4月24日
  • 新一批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名单发布 安防有哪些企业入选

    在第24批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名单其中包含多家安防企业及涉及安防业务的企业,北京千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赛鼎工程有限公司、厦门市美亚柏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青岛东软载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佳都新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京中电熊猫液晶显示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技术中心,自本通知发布之日起具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及分中心资格。

    2024年11月12日
  • 2015贵州安防展即将上演 继往开来值得期待

    2015年7月3至5日,由贵州省公共安全技术防范协会主办的“2015中国(贵州)国际社会公共安全产品暨警用装备展览会”(简称“贵州安防展”)将于2015年7月3至5日在贵阳国际会议展览中心隆重召开!

    2024年2月5日
  • 中电兴发发布自主可控视频综合管理系统

    中电兴发专注于智慧科技方向的尖端传感器、嵌入式处理器、人工智能、物联网、产业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网络安全、智慧应用软件等关键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坚持“自主可控、国产代替”的创新发展方向,与国产芯片、国产操作系统厂家密切合作,推出了一系列满足国家信息安全需要的自主可控的软、硬件产品。

    2024年1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