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智能交通建设在全国各大城市兴起,智能交通建设看似简单,但实际上却又相当复杂,智能的背后是数据分析的成果。以沈阳智能交通为例,智能交通的建设让城市交通涣然一新,交通拥堵难题得以改善,沈阳交警在管理的时候也有了“千里眼”的相助。
如今,驾车行驶在沈城大街上的人们常看到一块长四米、高三米的电子显示屏悬挂在机动车道的上方,上面标注的街路颜色也在绿、黄、红之间交互变化着,以此提醒驾驶人根据附近道路的顺畅或拥堵状况。市交警支队科研处魏朝辉科长说:“这种电子显示屏全称为‘交通诱导信息显示屏’,是集实时、准确、集中管控于一身的智能交通道路信息发布手段。目前,沈阳在主要街路共设置了30多块诱导屏。”而诱导屏上显示的信息主要来源于三种渠道:路口信号系统的流量采集,沿途雷达、微波固定设施的测定,上万辆出租车车载GPS数据。交通诱导信息显示屏的应用,实现了机动车驾驶人由被动管理到自主选择行车路线的飞跃,其提示的信息时差最长不超过两分钟。
而潮汐式调流,使道路与车辆配比更合理。早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沈阳交警在北陵大街上采用了“潮汐式可变车道”,对过往车辆施行“潮汐式调流”,即早高峰,“潮汐车道”由北向南;晚高峰,“潮汐车道”则改为由南向北。
“潮汐式调流”基于大量的数据采集、分析、传输,形成了交通智能控制系统,从而实现对交通流进行精确控制。据相关部门的数据测算显示,潮汐式可变车道的应用,使北陵大街的单向交通流量增加了近30%,平均车速提高了5公里以上。而“潮汐式调流”在沈棋路上实施,使元宵灯会、清明祭祀等活动期间的道路交通越发顺畅。
自适应信号通常被人们称为“会算时间的红绿灯”,是目前最为先进、随着车流量变化而变化的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它是通过在路口地面安装的感应装置――地磁检测器,实时对道路车流量进行检测和信息收集,并反馈至后台计算机进行分析。通常,控制系统会根据路口三个信号周期的车辆流量趋势分析判断,自动调整路口信号周期的长短,从而实现道路资源的合理利用。
如今,自适应信号已经遍布市区600多处路口。随着新的沈阳交警智能交通信息指挥中心投入使用,由各种交通数据云集而成的“数据仓库”将为沈城交通提供更多的数据支持。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转载请注明出处。若需了解详细的安防行业方案,或有其它建议反馈,欢迎联系我们。